【ITBEAR】9月2日消息,近日,一場聚焦于優化國際貿易營商環境的研討會在上海成功舉辦。該研討會由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報業集團指導,并由界面新聞主辦,得到了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等多個單位的協辦支持。此次研討會旨在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改善國際貿易營商環境,從而推動經濟增長和提升企業競爭力。
在研討會上,海關總署紡織技術規范委主任、上海海關學院教授謝秋慧發表了主旨演講。她詳細闡述了上海在優化國際貿易營商環境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效。謝教授指出,上海通過減少通關時間和降低成本,以及強化制度支撐和優化公共服務等舉措,有效推動了國際貿易營商環境的改革。
據ITBEAR了解,上海近年來在優化通關流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報關、報檢的同步并聯受理,以及查驗信息發送的前移,上海成功將進口合規時間壓縮了三分之一以上。此外,精簡通關環節單證和報關隨附單證,使得進出口環節更加高效便捷。同時,上海建設了高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這一舉措極大地支撐了全國超過四分之一的進出口貿易量,使上海成為全球業務處理規模最大的地方平臺之一。
展望未來,謝秋慧教授認為,上海應繼續對標國際最高標準,不斷完善國際貿易領域的法律法規,并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和提升效率。此外,她強調深化智慧口岸建設和口岸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依托先進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以打造更加安全、透明、高效和便利的跨境貿易體系。
在圓桌論壇環節,多位專家學者就如何進一步優化國際貿易營商環境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們一致認為,應緊跟技術革命和更新的步伐,同時形成典范案例以吸引更多資本聚集,并構建良性的商業模式。此外,對接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構建更高水平的服務貿易促進制度等也是未來改革的重點。
通過此次研討會,與會者對如何優化國際貿易營商環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為未來的改革方向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