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日消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近日公布了2023年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會計監管報告。報告披露,至2024年4月30日,共有5354家A股上市公司提交了2023年的財務報告。其中,4228家公司實現盈利,而1126家公司則出現虧損。
在這些上市公司中,有209家公司的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了非標準審計意見。具體來說,29家公司被給予“無法表示意見”,85家為“保留意見”,另有95家公司的報告帶有“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非標準審計意見揭示了財務報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或審計證據不足的情況。
據ITBEAR了解,資本市場近年來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日趨嚴格,要求審計機構在審查年報時持更為嚴謹的態度。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審計機構正逐漸發揮其“看門人”的角色,嚴格的審計有助于提升資本市場信息的透明度。
非標審計意見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深遠,最直接的是對其上市地位的沖擊。根據2020年實施的退市新規,若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可能觸發退市風險。同時,這些審計意見還可能與其它財務指標相結合,進一步加大其影響。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提到,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上市公司可能面臨再融資的限制,包括股權和債券發行等方面的限制,甚至可能影響到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
投資者通常依賴審計報告來評估公司的運營情況和未來發展。非標審計意見無疑會對上市公司的信譽造成負面影響,降低投資者的信心。對此,交易所已對多家公司的審計意見變更進行了嚴格的問詢,特別是對那些審計意見發生顯著變化的公司。
董登新認為,在嚴格的監管環境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因此,上市公司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治理水平,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以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和退市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