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31日消息,在創業的浪潮中,眾多創業者憑借一腔熱血與夢想,投身各類新興行業。其中,鮮花電商領域曾一度被看作是創業的藍海,吸引了大量資本和創業者涌入。然而,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與洗禮,這一行業的光環逐漸褪色,不少昔日明星企業如今已黯然失色。
據ITBEAR了解,鮮花電商行業在經歷了初期的迅猛發展后,現在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些曾備受矚目的企業,如愛尚鮮花和花集網,已因種種原因退出市場,而曾月售1億的花加也在破產的邊緣掙扎。這些企業的興衰,引發了人們對商業模式的深刻反思。
花加創始人王柯在接受采訪時坦言,其商業模式在初期之所以成功,得益于物流的成熟、互聯網紅利的存在以及鮮花行業價格的不透明。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優勢已不復存在。聯網營銷成本的上升和價格戰的激烈使得行業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更為關鍵的是,鮮花電商行業面臨著“最后一公里”保質保鮮的難題。無論是采用前倉模式還是“店+到家”模式,其運輸成本都高于其他生鮮產品。高損耗和低毛利成為了行業的普遍現象,使得這個看似浪漫的行業實則充滿了挑戰。
在反思鮮花電商行業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思考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品牌戰略專家趙崇甫提出了兩種基本商業模式模型:一是交易低頻、過程復雜、客單價高;二是客單價低、交易過程簡單、交易高頻。這兩種模型或許能為創業者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
在創業的道路上,選擇正確的商業模式至關重要。模式不對,努力可能白費。對于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說,如何在創業伊始就衡量一個商業模式的靠譜性,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趙崇甫的商業模式模型,或許能成為一個有益的參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