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9日消息,近年來,“關店潮”愈演愈烈,各大品牌紛紛陷入價格戰的泥潭,實體商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降價促銷雖然能短暫吸引顧客,但卻陷入了“不降價沒顧客,降價賣一單虧一單”的惡性循環。為了應對這一困境,門店優化和縮減規模已成為品牌們的必然選擇,而非可選項。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導致了這一波關店潮?實體商業又該如何破局呢?
預付式消費的暴雷問題尤為突出,其中“職業閉店人”現象防不勝防。早教、健身、美容美發等行業成為重災區,消費者常常面臨“前一天剛購課,第二天就閉店”的尷尬境地。今年以來,多家知名品牌如金寶貝早教、艾涂圖兒童繪畫培訓等紛紛陷入閉店風波,涉及課程費用動輒上千萬元。據美團信息,目前艾涂圖在全國正常營業的門店僅剩11家。此外,Space健身房、卡莫瑜伽等知名連鎖品牌也相繼宣布閉店,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對預付卡式消費的信任危機。
據ITBEAR了解,商超行業同樣面臨嚴峻挑戰。2024年上半年,全國有上百家商超門店關閉,涉及華潤萬家、沃爾瑪、大潤發等知名品牌。其中,上海城市超市Cityshop宣布停止所有門店業務,徹底退出市場。而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也披露,2024財年虧損達16.05億元,并關閉了20家大賣場。永輝超市、盒馬鮮生等品牌也相繼閉店,以應對業績承壓和市場競爭。租金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疊加,使得商超利潤步步收窄,不得不采取關閉老舊低效門店的措施來降本增效。
在茶飲、咖啡等品類中,行業內卷式競爭同樣激烈。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近一年奶茶飲品新開店16.73萬家,凈增長3.55萬家;咖啡新開店8.32萬家,凈增4.00萬家。然而,在這背后卻是超過17萬家的茶咖品牌關店數。洗牌潮之下,新老品牌都難以幸免,有的全面關閉,有的一年關店數百家、虧損千萬級。知名主持人馬東投資的謝謝茶品牌,自2018年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開設第一家門店以來,也已悉數關閉了13家門店。
面對這一系列挑戰,實體商業需要尋找破局之路。制度的完善是解題之道之一,同時更多品牌也應考慮走“按次消費”路線,以重振消費者信心。此外,商超等品類也在積極變革轉型,如沃爾瑪升級改造大賣場、押注山姆會員店;大潤發推出新業態中型商超大潤發super;永輝超市增設“正品折扣店”等。這些舉措旨在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以應對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