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9日消息,廈門自貿片區,一場綠色低碳的革命正在悄然上演。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象嶼綜合保稅區作為全國首個實現零碳排放的綜合保稅區,正引領著自貿試驗區走向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走進象嶼綜合保稅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倉庫屋頂上密布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廈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作為園區的業主單位,自2020年起便開始了園區綠色發展規劃建設,圍繞“綠色能源、綠色裝備、綠色網絡”三大方面,致力于打造“零碳自平衡園區”,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綜合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目前,園區內綠色光伏鋪設總面積約6.1萬平方米,占倉儲面積的88%,年發電量高達977萬千瓦時,余電上網比例超過60%,不僅滿足了園區自用,還為周邊區域提供了綠色電力。
據ITBEAR了解,為了應對光伏發電量與園區用電負荷存在的時間差異,象嶼綜合保稅區還配套建成了2.5兆瓦的儲能電站,相當于一個超大型的“充電寶”,通過低谷時段充電、高峰時段放電的方式,實現園區用電的調峰填谷。此外,園區還通過剩余電能上網銷售,實現了年增加400萬元的收益,為綠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象嶼綜合保稅區內,幾乎聽不到車輛轟鳴的噪聲,也聞不到濃重的尾氣。取而代之的是電動叉車、電動托盤搬運車以及電動物流運輸車等新能源物流設備,它們以靈活的身姿和環保的運作方式,成為了園區不可或缺的綠色動力。保稅區內作業叉車已全面實現電動化,一臺電動叉車一年可實現柴油替代量6.2噸,節約標煤13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19.5噸。
除了物流設備的“綠色變身”,象嶼綜合保稅區內的其他基礎設施也同樣經歷了顯著的能效升級。園區以高效節能的LED燈替代了傳統的金鹵燈、鈉燈等,全部覆蓋園區場所;以節能型工業風扇和空氣調節設備全面替代了原有的老式風扇;使用無線載波供電技術的無源鎖,實現了零能耗、零排放、零污染。通過采用節能控制系統,象嶼綜合保稅區倉庫節省耗能20%以上。
象嶼綜合保稅區還嚴格進行綠色園區管理,尾氣污染超標車輛或環保信用不達標車輛不得進入園區,鼓勵園區內各企業員工綠色出行,將綜合保稅區打造成真正的零碳園區。2022年,經中國船級社認定,象嶼綜合保稅區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實現碳中和;2023年,象嶼零碳綜保區項目獲評生態環境部“2022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
在推動綠色發展的同時,廈門自貿片區也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智慧港口建設水平。廈門港在全國率先實施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操作人員坐在指揮室就可以遠程操作碼頭上的設備。近日,廈門港成功研發的龍門吊整機人工智能系統,順利通過了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的嚴格檢驗測試,在國內智慧港口建設領域開創了先河。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局長張慧瓊表示,廈門自貿片區將會同生態環境、港口管理等相關單位,結合自貿區區位、產業特色,持續推動綠色港口、節能倉庫等低碳項目建設,積極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層次低碳體系,推動實現綠色自貿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