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30日消息,在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各大平臺紛紛探索不同的策略以尋求突破。近期,淘寶天貓(以下簡稱“淘天”)的一系列調整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淘天開始對其商家規則進行密集調整,特別是對“僅退款”政策進行了松綁,主要針對高體驗分店鋪。這一變化似乎標志著淘天對低價策略的態度開始發生動搖。
事實上,不只是淘天,其他電商平臺也在調整自己的策略。據ITBEAR了解,抖音電商在今年7月調整了經營目標優先級,不再將“價格力”放在首位,而是把重點放在了追求GMV(成交額)的增長上。而作為低價策略的先行者,拼多多也在二季度調整了業務重點,從追求商業化、提升利潤轉向了將GMV作為首要目標。相比之下,京東則顯得更為堅定,繼續深化其低價策略,推出了“京東超級18”促銷日,并在比價服務上進行了升級,進一步擴大了比價的平臺范圍。
面對拼多多的沖擊,為什么淘寶和京東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阿里巴巴在二季度財報中的表現并不理想,營收增速創下新低,淘天的表現更是拖了后腿。為了糾偏,淘天開始弱化價格力,更加注重“體驗分”,并對高分店鋪松綁“僅退款”。這一系列的調整旨在實現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平衡,推動商家回流,從而實現平臺的規模和利潤增長的正向循環。
與阿里不同,京東選擇將低價策略進行到底。京東在二季度取得了穩健的營收增長,凈利潤更是飆升了69%。這一成績讓京東更加堅定了其低價策略的決心。京東首席執行官許冉在業績電話會上明確表示,京東對低價策略的承諾依然堅定不移。京東通過低價策略吸引了更多中小商家入駐,增加了商品的SKU,進一步強化了其在用戶心中的低價形象。
然而,電商行業并沒有標準答案。淘天和京東都在探索如何在低價策略和商家生態之間找到最佳契合點。淘天需要留住優質用戶,完善評分體系和運營規則,驅動商家做好服務。而京東則依靠其平臺模式和供應鏈積累,在低價市場上占據了一定優勢。但自營模式也限制了京東在低價策略上的靈活性。
拼多多同樣在調整其策略,強調“僅退款”政策并非無腦站位消費者,商家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申訴不合理的退款申請。歸根結底,低價戰略并非平臺的終點,如何在內卷持續升級的市場中為消費者提供獨有的性價比,是電商平臺們共同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