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近日,小米手機在日本市場的表現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其官方賬號宣布,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在日本市場的出貨量顯著提升,成功躋身市場前三名,這一成績對于小米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盡管只占據了6%的市場份額,但考慮到日本手機市場的獨特格局,小米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長久以來,日本手機市場一直由運營商主導,蘋果手機憑借與運營商的緊密合作,常年占據著日本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其余數十個品牌則共享剩余的市場份額,但最高也未能超過10%。
中國手機產業雖然強勁,但在面對擁有話語權的日本運營商時,即便已經努力了不少年頭,也很難發揮出自身的“性價比”和“系統定制”的優勢。因此,小米此次能夠進入日本市場前三,標志著中國手機在日本市場的持續努力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據ITBEAR了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移動通信的國家之一,早在1989年就推出了第一代模擬移動電話。隨后,日本又率先開啟了第二代數字移動電話的時代,由NTT DOCOMO公司主導建立了一套名為i-mode的封閉系統。這套系統讓用戶能夠在手機中享受各種豐富的手機上網服務,并直接滿足了當時日本發達的移動互聯網環境需求。憑借i-mode這一整套封閉的系統,NTT DOCOMO基本接管了日本整個手機市場。
然而,日本的本土手機業成也封閉,敗也封閉。在這種體系下,日系手機長期淪為運營商的代工廠,導致軟件開發成為一片空白。這給了蘋果巨大的機會。2007年,蘋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給全球手機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變革。盡管起初NTT DOCOMO因無法接受蘋果的條件而放棄引入iPhone,但蘋果迅速轉向了實力較弱的運營商軟銀,并與其達成了合作協議。隨后,iPhone在日本的銷量迅速攀升,強有力地沖擊了日本手機市場的格局。
面對如此堅固的市場壁壘,中國手機品牌并沒有放棄。華為、中興、OPPO等品牌都曾嘗試進入日本市場,但由于運營商的話語權過大,這些品牌在日本市場的存在感逐漸減弱。然而,小米此次能夠以6%的市場份額進入日本前三,其本身原因就是打通了運營商渠道。在與軟銀合作推出小米12T Pro之后,小米在日本的銷量有了顯著起色。
盡管中國手機廠商在日本市場面臨諸多挑戰,但只要能夠“啃得動”這塊硬骨頭,憑借其韌性和持續的努力,“征服”日本手機市場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