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3日消息,全球市場近期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動蕩,這一切的源頭竟是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的一則重磅消息。
沃爾瑪宣布將清倉其持有的京東1.445億股股票,套現高達37.4億美元。這一舉動直接導致京東股價連續暴跌,盡管京東緊急回應稱“與沃爾瑪仍然是合作關系”,但沃爾瑪的大規模拋售仍然震驚了全球市場。
據ITBEAR了解,在沃爾瑪清倉之前,京東剛剛取得了兩項令人矚目的成就:一是以10847億元的營收規模,連續兩年(2022年、2023年)超越阿里巴巴、聯想、比亞迪、華為等巨頭,成為中國第一大民企;二是其發布的二季度報及半年報顯示,公司半年營收達到5514.46億元,保持了穩健增長。然而,在這種雙重利好的背景下,沃爾瑪卻選擇提前退出,這無疑給市場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自劉強東“放權”以來,京東頻繁更換CEO,這使得中國第一大民企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盡管京東在2024年上半年又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業績,但背后的隱憂卻不容忽視。
根據京東歷年財報數據顯示,自2020年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京東的營收雖然持續增長,但同比增速卻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這反映出京東在市值巔峰之后,陷入了大公司發展的瓶頸期。而這一點,正是沃爾瑪最為看重的。
作為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不僅在全球扮演著零售商的角色,同時也是美國及全球最大的CVC之一。沃爾瑪與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早在多年前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兩家公司的利益交集始于2016年,當時沃爾瑪以“1號店”為代價獲得京東5%的股權,從而開啟了長達8年的“蜜月期”。在這期間,沃爾瑪不斷增持京東股權,最終成為京東最大的外部股東。
然而,盡管沃爾瑪是京東的最大外部股東,但在京東的投票權卻僅有3.1%,這意味著沃爾瑪在京東并沒有發言權。這種局面對于一家以投資為目的的CVC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但沃爾瑪的策略一直是“放手讓創始人去干”,不干預被投公司的決策。這種策略在全球范圍內都取得了成功,因為被投公司一旦受到投資方的干預,往往會失去其“靈魂”。
然而,隨著劉強東在2018年遭遇海外風波后選擇“放權”,京東的掌權者頻繁更換,這使得沃爾瑪開始感到不滿。因為無論京東未來如何換帥,沃爾瑪都要面對兩個決策者(臺上、臺下)。這種局面導致京東的“大公司病”愈發嚴重,決策效率低下。
面對這種情況,沃爾瑪選擇清倉京東。有觀點認為這是“沃爾瑪逃離中國”的信號,但實際上沃爾瑪正在重倉中國。拋開京東不談,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一直在經歷著輝煌與挫折。他們通過反復盈利、擴張、再投資的策略在中國市場取得了矚目成績。然而隨著電商的興起,傳統零售面臨沖擊,沃爾瑪也果斷采取了防守與突擊的兩套方案。
所謂防守即收縮門店數量以適應市場變化;而突擊則是與時俱進、擁抱變化。沃爾瑪投資了全球最有增長潛力的電商并悄悄拓展電商業務以撐起“第二增長曲線”。這條“曲線”便是沃爾瑪旗下“線上+線下”的山姆會員店。
據沃爾瑪中國數據顯示,山姆會員店在中國擁有48家門店,并在2023年貢獻了超800億元營收。這一業績無疑證明了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電商業務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與此同時,京東卻面臨著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和市值下滑的困境。
盡管如此,在營收規模上京東仍然是中國民企的佼佼者。他們已連續兩年超越阿里巴巴、聯想、比亞迪等巨頭登頂中國第一大民企寶座。然而,在盈利方面京東卻顯得相對遜色。這使得京東在面臨市場變化和競爭時顯得更加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