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6日消息,近期,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再度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眾多新能源車主紛紛表示,他們的車輛續保費用出現了顯著上漲,即便是在車輛未發生任何事故的情況下,保費也普遍攀升。平安車險服務對此作出解釋,指出新能源車險的價格優惠有所減少,導致整體保費相較于往年更為昂貴。更為關鍵的是,續保費用的核算不再僅僅基于單一年份的出險情況,而是綜合考慮了前三年的累計出險記錄。
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總體保費規模已逼近650億元大關,單均保費更是高達4139元,這一數字相較于傳統燃油車的單均保費高出了81%。這一高昂的保費背后,實則隱藏著新能源車出險率高企、維修成本攀升以及車主群體日益年輕化的復雜因素。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新能源網約車在保險市場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成為了“拒保”現象的重災區。由于網約車的高頻使用特性及其伴隨的高出險概率,即便是未發生事故的網約車,其保費也遠遠超出了私家車的范疇,普遍在7000至9000元之間徘徊。更有甚者,部分保險公司對曾注冊為網約車并有過出險記錄的車輛采取了嚴格的拒保政策,即便這些車輛能夠成功投保,其保費也往往高得令人咋舌。
面對這一困境,新能源車企紛紛采取行動,試圖通過直接介入保險市場來降低用戶的保險成本。比亞迪、蔚來、理想汽車及特斯拉等行業巨頭,紛紛通過設立或收購保險中介牌照的方式,正式進軍新能源車險市場。然而,由于車企在保險領域的經驗相對匱乏,它們在團隊建設、服務系統構建以及市場開拓等方面均面臨著諸多挑戰。
業內專家指出,新能源車險市場的當前困局,既與新能源車自身的獨特屬性密切相關,也受到了傳統保險行業經營模式的影響。為了打破這一僵局,保險公司亟需加強新能源車定損專業人才的培養,并不斷優化理賠流程以提升服務效率。同時,新能源車企也應深入學習和理解保險業務及相關法律法規,以便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保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