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27日消息,中國行星探測計劃近期又傳來新進展,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據悉,中國計劃于2025年前后發射天問二號,執行小行星探測任務,并計劃于2030年前后相繼發射天問三號和天問四號,分別承擔火星采樣返回和木星系探測任務。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天問二號的核心任務是從名為“小行星2016HO3”的天體上取樣并返回地球。這項任務不僅將實驗從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的技術,而且將實現中國首次從行星際取回樣品的壯舉。完成小行星2016HO3的探測任務后,天問二號還將前往一顆新發現的主帶彗星進行探測,進一步拓展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中國行星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表示,天問二號的任務極具挑戰性,因為小行星與火星等天體不同,它們缺乏重力,這使得航天器無法直接環繞小行星飛行。相反,航天器需要在茫茫宇宙中追上小行星,與其一起飛行,并在伴飛的過程中尋找合適的機會進行附著和取樣。這種技術難度無疑對航天工程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張榮橋還透露,天問三號和天問四號的任務同樣面臨巨大的挑戰。他表示,目前還有多項關鍵技術尚未攻克,需要投入兩到三年的時間進行攻關。然而,他強調,中國航天事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天問一號成功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目標。因此,他相信中國航天工程師們有能力克服這些挑戰,實現天問系列探測器的宏偉藍圖。
這些新的探測任務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并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更多的數據和經驗。我們期待著這些任務的成功實施,并相信中國航天事業將在未來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