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歷經八年曲折探索后,“鐵娘子”董明珠的跨界造車之路再次邁出堅實一步。
天眼查數據顯示,10月11日,上海格力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鐘成堡,注冊資本高達2000萬人民幣,業務范圍涵蓋汽車零部件研發、制造,以及工業機器人制造、銷售與智能機器人研發等。
股權穿透信息顯示,該公司由格力電器旗下的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與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此前,格力電器已表示,格力智能裝備目前正為汽車新能源等多個行業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上海格力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并非出人意料。早在2016年,董明珠便以個人名義投資10億元于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踏上造車之路。
然而,格力鈦的業績并未如人意,外界對董明珠的堅持始終充滿質疑。新公司的成立標志著格力電器在汽車科技領域的進一步拓展,這能否為其造車之路帶來轉機?
董明珠的造車夢想可追溯至2016年,當時她力推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新能源,但這一議案在股東大會上被否決。面對挫折,董明珠并未放棄,反而以個人名義,攜手王健林的萬達和劉強東的京東,共同出資30億元入股銀隆新能源,成為第二大股東。
然而,入主銀隆新能源后,公司遭遇了一系列負面事件,包括討債、裁員等。2018年,銀隆新能源更是自曝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過10億元。作為第二大股東的董明珠不得不面對這些挑戰,但她表示并不后悔造車。
經過多年的波折,2021年9月,格力電器通過司法拍賣競得銀隆新能源30.47%股權,銀隆新能源成為格力電器控股子公司,并更名為“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然而,盡管穩定下來,銀隆新能源在造車上并未取得顯著成功,其首款純電動MPV車型“艾菲”銷量慘淡,且公司在盈利方面也面臨挑戰。
有趣的是,市場上常將跨界造車的大佬們進行比較,董明珠與雷軍便是其中的焦點。兩人曾設下天價“賭局”,而后又都選擇進入造車行業。如今,在造車方面,雷軍的小米汽車已取得顯著成績,而董明珠的格力鈦則仍在努力。
然而,董明珠并未因挫折而放棄。格力電器目前正專注于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如斥資30億元入主盾安環境,加碼新能源,增持格力鈦等。最新成立的上海格力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也標志著格力電器在汽車科技領域的進一步拓展。
顯然,盡管屢屢碰壁,董明珠在汽車市場的決心并未磨滅。她的造車故事仍在繼續,至于最終結局如何,仍需時間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