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新能源車維修師李培偉的工作日常與燃油車修理截然不同,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工作臺上忙碌。記者探訪時,他正忙著修理一個從廣東寄來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轉換插頭,修理廠房內還停放著幾輛待修的新能源網約車。
自2015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九年位居全球首位,2023年更是接近千萬輛。然而,新能源車維修人才卻顯得捉襟見肘,目前全國總體就業人員不足10萬人。
李培偉的修理工作臺上堆滿了各種被拆開的電路板和檢測工具。他表示,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的故障往往隱藏在看不見的電路系統中。因此,維修工作更多集中在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上,需要拆開電路板進行檢測。
李培偉擁有技校電子應用技術背景,曾從事家電和手機配件維修。半年前,他決定開設自己的新能源車維修店。為了吸引客戶,他經常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維修視頻,因此他的客戶遍布全國各地。
李培偉表示,由于新能源車維修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邊干邊學。但他對此樂此不疲,認為這是一種樂趣。他認為,自己多年的手機維修經驗使他在轉行時更具優勢,因為新能源車大量采用智能軟件進行車輛控制。
盡管新能源車維修的單次價格較高,但檢測更耗時,維修周期也更長。以電池維修為例,單次維修價格約3000元,維修周期通常需要7到10天。李培偉強調,維修前最重要的是先找到問題所在,這往往需要使用智能化設備和技術手段進行排查。
李培偉認為,由于新能源車維修價格較高,站在客戶的角度,能修的就不要換。他舉例說,一個電控系統如果更換,費用可能高達上萬元,但找出故障進行修理,價格就能大幅降低。他認為,這是與客戶共贏的方式,既幫客戶省錢,又能贏得客戶的信任。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維修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近日表示,技術進步在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同時,還會催生許多新職業和新就業崗位。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維修和研發方面的專業人才缺口將達到103萬人。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儲能系主任杜常青教授指出,新能源車維修與傳統油車修理存在顯著差異。新能源車維修以電池、電機、電控為核心,不僅要求維修人員具備電氣知識,還需做好高壓零部件維修時的安全措施。
作為較早進入新能源車維修行業的從業者,李培偉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認為,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新能源車維修市場大有可為。目前,他正在研究智能駕駛系統的維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