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短視頻平臺上涌現了大量以“雷軍”為名的發言視頻,內容涵蓋堵車、調休、游戲等熱門議題,言辭激烈且不乏粗俗之語。然而,真相是,這些言論并非雷軍本人所發,而是借助AI配音技術制作而成。目前,相關視頻正被平臺逐步下架處理。
虛假信息歷來存在,但在當下,人人手握“麥克風”,皆可成為信息源。信息與新聞的界限愈發模糊,真假難辨的消息與洶涌的情緒交織,使得輿論場波譎云詭。相較于以往的人工造假1.0時代,AI技術的蓬勃發展已開啟了深度偽造與低價量產的2.0新篇章。換臉、換聲、換動作,乃至無中生有的文生文、文生圖、文生視頻……當虛擬形象可以低價定制,當詳細文章可以瞬間生成,當“新聞”可以輕松炮制,我們應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假信息的激增已成為全球性問題,無論是國外政要、商界精英還是明星歌手,都未能幸免。流水線式的造假行為不僅侵犯隱私、混淆公眾認知,更潛藏著巨大的風險。《2024人工智能安全報告》揭示,2023年基于AI的深度偽造欺詐增長了驚人的3000%,僅今年上半年,AI詐騙案的案值就已突破1.85億元。
面對深度偽造的猖獗,識別與治理成為當務之急。有學者提出,應從假信息的生命周期和傳播鏈條的三個環節入手:制造、傳播、接受。在生產端,我國已出臺《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逐步明確了各方責任,期待更為有力的治理措施。平臺方面,盡管已采取措施加強識別,但仍需加強技術升級,以技術對抗技術。
信息最終作用于人,傳播媒介的迭代對受眾產生深遠影響。技術進步帶來了“信息的洪流”與“選擇的苦惱”,這也要求人們提升媒介素養,對于網絡熱點及吸睛信息,不可盲目相信、輕易轉發。進一步而言,有意識地優化媒介使用策略,平衡信源、打破“繭房”,改善“信息偏食”、拒絕“偏聽偏信”顯得尤為重要。AI由人所創造,理應為人所用、為人服務。我們應對攜手行動、以善治實現善“智”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