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年來,中國的低空經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多條低空載客航線的開通,如江蘇昆山至上海浦東機場的直升機航線,以及“上海浦東-金山-海寧”雙向低空航線,低空出行逐漸成為現實,通勤時間得以大幅縮短。
2024年被視為低空經濟的元年,這一新興領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被視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深圳作為“世界無人機之都”,在低空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年產值已超過900億元。
據賽迪顧問發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達5059.5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突破萬億元。這一蓬勃發展的賽道吸引了眾多新玩家,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6.9萬家。
飛行汽車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載體,其發展前景備受關注。盡管價格高昂,但一些企業如小鵬匯天正積極推進飛行汽車的研發和市場布局,計劃于2026年實現量產并交付給客戶。
除了小鵬汽車,國內外多家主流車企也在積極布局飛行汽車領域,包括豐田、現代、奔馳等。盡管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對飛行汽車持保留態度,但這并未影響其他車企的熱情投入。
然而,飛行汽車的普及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高昂的價格、技術難題以及市場接受度等。盡管如此,低空經濟作為新興領域,其發展前景仍被廣泛看好,二級市場對其表現出濃厚興趣。
在低空經濟的推動下,相關產業鏈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從無人機制造到低空運營服務,再到圍繞供應鏈、生產服務、消費、交通等經濟活動,低空經濟正在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的低空經濟正迎來快速發展期,飛行汽車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發和市場布局正在不斷推進。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低空經濟的未來發展前景仍被廣泛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