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單身人數正在快速增加。
互聯網平臺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主要城市單身率超50%。其中,單身率最高的城市為海口,高達87.5%。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以77.23%的單身率位列四大城市之首,北京單身率排名并不靠前,但仍高達66.9%。
不管在任何時代,孤獨對人類來說都是一種無法承受的壓力。如何面對孤獨是人類永恒的命題,而單獨監禁,從古至今都是監獄中最嚴厲的懲罰。
因此,對于單身人士來說,除了確保自己的財務狀況足以支撐生活之外,如何打破社交隔離、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系,可能是最重要的需求和生活動力之一。
普通人的社交到底有多難?
社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身邊有個90年的姑娘曉嵐一直念叨著要脫單,于是持續積極參加文藝小現場、戶外活動、親友party之類,但念叨了半年也沒啥動靜,因為她雖然去了這些場合,但成長過程中的靦腆和被動,讓她即使到了社交場合也沒跟別人說過幾次話,最終一無所獲。
所幸,新技術是推動現代社會的重要力量,移動互聯網時代,人與人間建立連結變得簡單。
在朋友的推薦下,曉嵐下載了探探,就開始左滑右滑,好像發現了新大陸,每天聊的不亦樂乎。
Lynn出生于1988年,現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市場,除了兩段不超過1年的戀愛,基本保持常年單身生活。在與工作完全無關的時間,她喜歡通過戶外運動、公益活動和社交軟件認識新的朋友,近來,她尤其依賴社交軟件來充實社交生活。
這兩年,Lynn日常聯系最緊密的人,不是家人也不是同學,而是在社交軟件探探上認識的兩位朋友,一位是她的前任男友,一位是她在離職期間傾訴過很多心事的同行。Lynn曾經裸辭過一次,那是她最迷茫的一段時間。她想和人溝通,又怕給朋友造成負擔。后來,她在探探上認識一位同樣做市場的同行,比自己資深幾年。對方甚至能幫她分析在上一家公司遇到瓶頸的原因和思路建議,讓Lynn驚喜莫名。
像Lynn一樣的單身人士還有很多。Ta們努力保持足夠的收入、活躍的社交,賺錢謀生的同時,也努力照顧好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單身人群的快速增加催生了社交軟件的崛起。
主打“刷臉社交”的探探正式上線于2014年,并一度成為媒體的寵兒。你未必聽過這個App,但全球用戶超3.6億、配對超151億次、長期穩定在App Store社交榜前 3名的探探,已經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社交軟件之一。
根據其母公司Q1財報,探探凈營收從2019年一季度的2.95億元增至3.82億元,同比增長29.3%,良好的財務狀況背后,是用戶真金白銀的付費意愿,這無疑與中國日益龐大的單身群體和單身人士日常社交剛需密不可分。
人們有多需要社交軟件?即使是在看似人多、密集又有無限可能的大城市,人與人之間要打破圈層隔離、互相認識也相當困難。
昕和林安在北京同一條街上住了4年多,相隔3公里,兩人都有跑步的習慣,但卻從沒有互相認識過。昕是湖北人,現在是一家小型廣告公司的客戶負責人,林安曾是一名職業運動員,現在做賽事運營,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毫無交集。二人在探探上認識、并成為男女朋友后,才發現過去4年間,他們其實常常在同一個公園跑步、同一家餐館吃飯、周末常去同一家咖啡館閑坐、同一個商場電影院看夜場電影,但卻從沒有機會認識對方,直到在探探上,用最直接的方式“看臉”匹配,圈層隔離才就此打破。
社交軟件基于地理位置建立了一個流動的、線上“城市部落”,簡單粗暴地讓大家依據照片(還有個人簡介、興趣標簽等其他信息,但照片的作用無疑最突出)來決定是否愿意結識對方——這種社交方式被3億多探探用戶證明極為有效。
數據顯示,探探上最受歡迎的男女用戶收獲的“喜歡”數在百萬數量級,平均每位用戶獲得匹配的平均值是40多次——只要稍微主動一點、用恰當的篩選和溝通方式,從中尋找一些朋友,實在不難。
從“婚戀市場”涌入社交軟件的單身青年
一位喜歡用探探交友的民航女機長表示,比起現實生活中有意無意的貶低,她更愿意在社交軟件上交朋友:舒適自在,不用受那些偏見的氣,還能遇到很多跟自己一樣,在各自軌道上奮斗的“追夢人”。
傳媒工作者、導演王嫣蕓在離婚后,曾想通過專門的婚姻顧問來尋找另一半,但在聽說每年要付4.8萬的費用、來匹配條件相當的男性后,她心生遲疑:“四萬八,每周五去見一次這樣的人,就可以真的遇到合適的交往對象嗎?怎么覺得這件事好像一下子變得無聊且油膩起來了?”王嫣蕓覺得,婚戀機構收取高昂的費用,讓對方“收割”女性的擇偶焦慮,但實際價值并不比下載一個探探獲得的價值高。
(圖片來自網絡)
在社交軟件的競爭中,女性用戶占比是關鍵指標,直接影響平臺社交生態是否健康。根據第三方數據,打出“女權主義”口號的Bumble,女性占比是34.5%,Tinder的女性用戶僅占27.1%,公開報道顯示,探探上的男女比例一直維持在6:4,女性占了四成。
領先全球的女性用戶占比,固然有探探產品機制對女性體驗的重視和嚴格防騷擾政策的原因,還有近些年里,中國女性尋求自我發展和社交自由的“社交現代化”的趨勢紅利。
中國人的社交教育相對貧乏,女性在社交上尤其受限。迫于“男主外”的文化,男孩受到的是“發展式教育”,從小被家長鼓勵、甚至逼迫要積極與人交往;女生受到的則是“避險式教育”,焦點在于“不能一個人出行”“不要被男生占了便宜”之類保護、限制、恐嚇為主的告誡和規訓。
女性在異性社交上受到過多的保護和限制。任何一個出現在女孩身邊的異性,都要經受家人嚴格的審查,無法避免會被身邊的人按照是否適合結婚的標準評估一番。這種壓力讓女孩的異性社交過于沉重、寸步難行。
而今天,女性的生存策略發生了變化,從盡可能避險、尋找婚姻作為庇護,向尋求充分發展自我、拓展可能性轉變。這種策略調整表現在社交上,就是女性對男性的需求和評價標準發生了變化。前幾年“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就是一次公開對男性外貌提出要求的爭論。
主打“看臉”的社交軟件,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男性在審美、自我展示能力的不足,以及溝通技能上的缺失,也對男性的顏值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位曾經是探探資深用戶的心理咨詢師在觀察后認為,一些男性用戶在社交軟件上曬的照片,不光女性用戶看了想吐槽,他也覺得有點不忍直視。
同時,他也鼓勵不會和女性交流的男性,可以通過社交軟件練習溝通,“我之前鼓勵過一些朋友,如果在探探上跟人聊到后期,大家覺得關系沒法繼續發展。至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問問對方對你印象怎樣。如果有意識這么去做,其實可以幫你訓練情商,訓練交往的能力。”
相比“婚戀市場”對女性的“壓價”,在社交軟件上,女性獲得的卻是“掌控感”和“權力感”。探探上最受歡迎的100位女性用戶平均收獲67萬個“喜歡”,最受歡迎100位男性用戶平均收獲11萬喜歡——女性受歡迎度是男性的6倍,因此女性擁有絕對的主動、優勢地位、選擇權,遇到不滿足標準或是不尊重女性的男性,可直接解除匹配、永不再見。
日本著名國際政治學家、防衛大學校長在《社交的人》寫的推薦語中說,“人,沒有社交就無法生存,而社交方式基本上由所在文明社會決定的。”想了解一個社會最新的社交方式變遷,探探這樣社交軟件的崛起,不可忽視。因為在其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正在發展的單身社會的切面和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