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汽車行業見證了一次歷史性變革。長期穩坐國內廠商銷量冠軍寶座的上汽集團,被比亞迪以微弱優勢超越。數據顯示,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為264.9萬輛,同比下滑21.6%,而比亞迪則累計售出274.8萬輛,同比上漲32.1%。
這一轉折點在6月尤為明顯,當月比亞迪銷量首次超越上汽集團,達到34.2萬輛,同比增加約9萬輛,而上汽集團銷量剛突破30萬輛,同比減少約10萬輛。這一變化標志著比亞迪正式登頂國內廠商月銷量冠軍。
比亞迪銷量持續增長的背后,是其積極的市場策略和技術創新。年初以來,比亞迪推出了“低價”榮耀版系列車型,將新能源價格下探至8萬元以內,并在5月后為其海洋和王朝兩大主力系列換上了新一代DM-i 5.0技術,進一步強化了其在插混領域的領先地位。
相比之下,上汽集團的銷量和盈利下滑主要受到合資品牌銷量大幅下滑的拖累。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資品牌合計貢獻了上汽集團86%的銷量份額,但近年來這些品牌的銷量合計銳減了超200萬輛。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凈利潤不到10億元,而上汽通用更是凈虧損超20億元。
回顧過去六年,上汽集團和比亞迪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上汽集團銷量和凈利潤均處于巔峰,銷量突破700萬輛,凈利潤高達360億元。而當時的比亞迪正處于新能源轉型的陣痛期,年銷量僅為52萬輛,凈利潤28億元。如今,上汽集團面臨著盈利和銷量雙重下滑的危機,前9月新能源累計銷量為74萬輛,占比接近四成,但仍需提升銷量規模和盈利能力。
上汽集團的遭遇只是長期依賴合資品牌的國有企業發展困境的一個縮影。廣汽集團、北京汽車、東風集團等依賴合資業務的中國車企,近幾年也面臨盈利和銷量下滑的困境。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扣非凈利潤已處于虧損狀態,東風集團股份上半年凈利潤萎縮至7億元以內,北京汽車和華晨中國的凈利潤也出現同比下滑。
面對這一形勢,對于上汽集團等國有企業來說,提升自主業務的比重和提高新能源轉型的質量成為當務之急。這不僅關乎銷量規模的擴大,更涉及盈利能力的提升,以確保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