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We,Robot”發布會上,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向全球觀眾展示了公司在自動駕駛與人工智能領域的新突破。其中,取消傳統駕駛控制的Cybercab、可容納20人的Robovan以及功能升級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尤為引人注目。然而,隨著發布會的熱潮逐漸消退,業界開始關注這些創新產品能否如期落地,并探討其背后的技術革新。
馬斯克描繪了一個自動駕駛技術主導的未來愿景,其中自動駕駛汽車將大幅減少交通事故,成為車主的“舒適小休息室”。他宣布,特斯拉計劃在2027年前開始生產Cybercab,但同時也承認自己在時間表上通常持樂觀態度。
盡管馬斯克的藍圖受到贊譽,但特斯拉的新產品也面臨質疑。一些外媒指出,發布會缺乏具體的技術細節。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的Robotaxi似乎“缺乏實質內容”。科技媒體“The Verge”指出,馬斯克本可以展示更全面的自動駕駛安全數據和技術參數,但“只是一場看似精彩的表演”。該媒體還列舉了特斯拉自動駕駛計劃面臨的監管、法律和技術挑戰。
路透社則對特斯拉的技術路線提出了質疑。與依賴多種傳感器的競爭對手不同,特斯拉完全依賴于計算機視覺與端到端AI技術的結合。這種策略可能帶來更高回報,但也伴隨著更高的風險。報道指出,特斯拉的簡單策略在遇到罕見駕駛場景時可能面臨更多挑戰,且端到端AI技術的“黑匣子”特性使得事故原因“幾乎不可能”查明。
發布會上,“擎天柱”機器人的表現同樣引人注目。馬斯克展示了“擎天柱”執行日常任務的視頻,并在現場進行了集體舞蹈表演和與觀眾的互動。盡管外媒認為“擎天柱”配備了更先進的傳感器和AI系統,但“動力”網站認為其并非完全自主的AI,許多表現可能是預先設計和編程的。
一些人士還懷疑,“擎天柱”在向觀眾遞飲料時可能接受了遠程協助。這些質疑表明,盡管特斯拉的新產品引人關注,但其技術實現和實際應用仍面臨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