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一起涉及奔馳邁巴赫GLS480 SUV的消費糾紛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位車主在花費215萬元購入新車后,短時間內便遭遇了車內異響及A柱漏水的問題。盡管車主及時將車輛送回門店檢修,但多次檢查未果,店方甚至提議拆解車輛前頂擋板以探究原因,這一提議遭到了車主的拒絕,擔憂此舉會對車輛造成額外損害。
車主認為,車企不應將消費者作為測試對象,特別是在懷疑生產線存在問題時。雙方就補償方案展開多次協商,車主提出退換車或補償40萬元因拆檢導致的二手車折舊損失,但未能達成一致。媒體對此事件的報道中,“10天折舊80萬”的標題引發了熱議,然而實際情況遠非如此,具體細節可參考“奔馳蘇州元星”的官方說明。
從法律層面審視,根據《汽車三包政策》,該車主的情況并不符合退換車的標準。政策明確規定,只有在諸如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失效,或同一故障修理超過5次且累計修理時間超過35天等極端情況下,消費者才有資格要求退換車。顯然,漏水問題并不屬于嚴重安全性能故障范疇,因此車主的退換車請求缺乏法律依據。
那么,奔馳汽車是否應承擔責任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但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任何量產商品車都無法保證100%的完美,這正是“良品率”概念的存在意義。不同汽車品牌間的“良品率”差異顯著,盡管這一數據通常不對外公布。因此,《汽車三包政策》針對各類故障制定了詳盡的解決方案,旨在平衡消費者權益與企業責任。
若對所有故障采取一刀切的解決方案,無疑將導致市場混亂,消費者可能會濫用政策,輕微故障便要求退換車,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具體案例需具體分析,本案例中的故障并不構成退換車的充分條件。盡管如此,車主的遭遇值得同情,畢竟新車出現此類問題實屬難以接受。然而,車主提出的40萬元折舊補償也被視為過高,缺乏合理性。
此事件提醒我們,在面對消費糾紛時,應理性對待,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尋求合理解決途徑,而非試圖通過網絡輿論影響法律判決。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也應尊重法律與市場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