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理想汽車的一系列舉措再次引發了業界對其純電戰略的關注。據悉,理想計劃將其純電車型命名為“i”系列,并將原有的M6、M7、M8三款SUV車型更名為“i6”、“i7”、“i8”。這一命名策略與理想的品牌LOGO“Li”相呼應,受到了網友的廣泛好評。
盡管理想在增程式產品上表現出色,但顯然他們并不滿足于現狀,而是希望實現“兩條腿走路”的戰略。然而,理想的純電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此前,他們曾計劃在今年內發布新的純電產品,但這一計劃已被推遲至明年。推遲的主要原因包括完善充電網絡布局和對現有門店進行升級。
在充電網絡建設方面,理想面臨著不小的挑戰。盡管他們計劃在今年年底上線超過2,000座超充站,但目前的進展并不理想。相比之下,特斯拉、小鵬、極氪和蔚來等車企在充電網絡建設上已取得了顯著優勢。
除了充電網絡的問題,理想在純電市場的產品布局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盡管他們的“i”系列車型延續了MEGA的設計語言,但市場普遍認為,真正能賣得好的純電動車主要集中在20-30萬區間和15萬以下的車型。理想的“i”系列車型定價較高,能否打破市場固化的局面尚待觀察。
特別是理想的“i6”車型,被寄予了走量的厚望。這款車型具備低風阻造型、大空間和較強的智駕能力,被視為一款家用中型SUV。然而,即使“i6”在賬面數據上表現出色,要想超越特斯拉的Model Y并獲得相似的市場成就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面對純電市場的局限性和激烈的競爭環境,理想汽車的純電之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他們能否憑借“i”系列車型打破市場固化的局面并實現突圍,仍需時間和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