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智能汽車時代,汽車的功能上限不再由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機械參數決定,而是由軟件技術實力主導。這一變革極大地豐富了車輛功能應用的具體場景。2024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上,科大國創副總裁曾勇光指出,汽車生態系統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由硬件主導轉向軟件主導,帶來新功能、新體驗和新感覺。隨著智能化的深入,軟件定義汽車成為必然趨勢。
智能汽車時代的顯著變化之一是代碼數量的急劇增加。曾勇光舉例說,十年前的一輛汽車只有一千萬行代碼,現在可能已經達到一億行,未來甚至可能達到幾億行。全球汽車軟件市場規模也將大幅增長,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翻倍至400億美元。
軟件激增引發了一系列行業變革,行業參與者需要全方位參與到車載軟件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包括開發、驗證、銷售和服務。傳統車輛的硬件維修也逐漸轉變為智能汽車在軟件上的OTA升級。盡管軟件對智能汽車產品力的決定性作用不言而喻,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真正做好軟件。
作為老牌軟件企業,科大國創在車載軟件行業占據了良好的發展身位。其車載軟件業務主要分為三方面:智能BMS電池管理系統、ADS自動駕駛和車路云協同。其中,BMS電池管理系統是科大國創布局最廣、客戶最多的業務領域。曾勇光表示,科大國創在第三方BMS供應商中的市場占有率非常高,截至去年年底,道路上行駛的新能源車中,搭載科大國創BMS系統的車輛約有150萬輛。
在高階智駕領域,科大國創也在積極研發相關產品,包括高級輔助自動駕駛和全自動駕駛。曾勇光表示,目前L2+、L3、L4級別的自動駕駛都在陸續研發中,并已經在一些客戶如奇瑞、安凱、創維中實現批量應用。
對于行業中熱議的端到端自動駕駛,曾勇光表示認同這種全新技術范式對自動駕駛技術帶來的重構。他認為,端到端理念的提出更多影響的是實際的發展,尤其是對人才和開發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盡管特斯拉FSD的入華可能對中國智駕市場造成沖擊,但曾勇光對中國智駕技術充滿自信。他認為,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良好,并希望特斯拉FSD越早入華越好,以便中國企業可以分析、了解并學習其技術,甚至超越它。
在車路云協同領域,科大國創也做了一些示范性工程,并在特定場景如園區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曾勇光認為,車路協同依然有其價值所在,更多的車加入到車路協同體系下,不僅能分攤高昂的建設成本,還能讓車端軟硬件配置較低的車輛享受到更加高階的智駕功能。
在日新月異的智能汽車時代,科大國創的立身之本依然是在車載軟件領域的積淀。曾勇光堅定看好車載軟件的發展前景,并認為自動駕駛、車路云協同的核心仍然是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