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回顧歷史,中國汽車工業在燃油車時代相較于歐美確實落后了上百年。這一差距主要源于國內燃油車的大力發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相對較晚。1984年,上汽大眾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汽車合資時代的開啟,國產汽車工業由此迎來大發展。
然而,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為中國汽車工業提供了換道超車的機會。新能源汽車不再依賴發動機和變速箱,且造車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供應鏈協同努力,技術迭代加速。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崛起,比亞迪等造車新勢力不斷涌現,甚至完全轉型至新能源汽車制造。至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超過50%,燃油車逐漸成為少數派。
全球汽車市場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市場份額占全球的34%,環比增長3個百分點,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在全球銷量排名中,比亞迪已超過大眾等傳統車企,取得有史以來中國車企的最佳名次。
在國內市場,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銷量達到160.71萬輛,遠超大眾的126.66萬輛,終結了大眾對中國車市40年的壟斷。這一成就令人矚目,尤其是在五年前,比亞迪的銷量還只有大眾的十分之一左右。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滲透率的提升,以及國內車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比亞迪有望在未來超過豐田,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車企。這一前景無疑令人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