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末,中國股市迎來了全面暴漲,上證指數與深證成指紛紛刷新歷史紀錄,總成交額突破2.59萬億元人民幣。隨后,國產車企的銷量數據同樣亮眼,比亞迪、奇瑞、長安、吉利等國產“四大”繼續狂飆,新勢力品牌也紛紛創下新高,如理想汽車月銷超過5.3萬輛,向著大型車企邁進。
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降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的政策,并特別提到要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央行甚至宣布新增8000億元資金投入股市,專款專用,意在拉升股市。這些政策與美元降息配合使用,旨在吸引投資,穩定國內股市。
汽車消費也受到了政策的刺激,如國家報廢的更新政策和各地方以舊換新置換政策。這些政策使得消費者在換車時能夠獲得補貼,降低了換車成本,從而激發了汽車市場的消費潛力。
隨著政策的推動,汽車市場的升級換購趨勢明顯。一方面,老舊車輛被升級為最新的入門代步小車;另一方面,普通家用車也被置換為高端家用車。消費者在政策的支持下,更愿意購買新車,享受更好的駕駛體驗和科技配置。
回顧歷史,2008年、2015年和2024年的三波牛市都促進了汽車消費的增長。然而,消費者購買的車型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捷達、桑塔納到如今智界R7、阿維塔07等高端車型,汽車市場正經歷著消費升級和品質提升的過程。
在西方國家,樓市、股市、車市是吸納資金的主要領域。然而,在國內,樓市似乎已經“飽和”,而車市的重要性卻在逐步增加。汽車已經不僅僅是代步工具,更成為了人們生活的第二起居室,提供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質。
如今,國內汽車市場正持續走強,這并非偶然現象。股市的上漲提振了消費者的信心,增加了凈財富,從而促進了消費的增長。在樓市不景氣的情況下,汽車逐漸成為了最重要的消費品之一。
國內汽車市場的價值也被嚴重“低估”。以零跑汽車為例,其在歐洲的售價遠高于國內,這顯示了國內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價值。對于消費者而言,現在正是購買汽車的最佳時機,可以避免“上當”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