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0日消息,SpaceX的CEO馬斯克近日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2026年向火星發射其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該計劃不僅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更在航天領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如果計劃順利,四年后,這款火箭將首次搭載宇航員踏上火星探測之旅。
據ITBEAR了解,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詳細闡述了這一計劃,他強調,“星艦”火箭的可重復使用性是實現火星殖民經濟可行性的關鍵。當前,將每噸有效載荷送上火星的成本高達10億美元,而通過“星艦”的技術革新,馬斯克希望將這一成本降低至每噸10萬美元,從而為在火星上建立自給自足的城市奠定基礎。
“星艦”作為一種全新的航天運輸系統,其巨大的體型和強大的推力令人矚目。該火箭總長達到120米,由70米的“超級重型”助推器和50米的飛船組成,能夠將超過100噸的載荷送入地球軌道。今年6月,“星艦”在第四次試飛中取得了關鍵性的成功,展示了其可重復使用的潛力。
然而,火星之旅并非易事。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變化復雜,最短時也有5570萬公里之遙,這使得發射窗口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為了克服這一難題,SpaceX提出了“太空加油”的解決方案,即先發射一艘滿載燃料的加油版“星艦”至近地軌道,為后續前往火星的飛船提供燃料補給。
在火星殖民的構想上,SpaceX展示了其全面的規劃。從火星城市的設計細節到對抗惡劣環境的宇航服研發,再到人類在火星上生育的可能性,馬斯克旗下的多家公司都在為這一宏偉目標貢獻力量。此外,他還考慮了火星殖民地的能量供應問題,計劃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為定居點提供必要的能源。
盡管如此,SpaceX的火星殖民計劃仍面臨著不少質疑和挑戰。有批評者指出,該計劃過于激進,忽視了殖民火星過程中的眾多技術難題和健康風險。例如,長時間的太空旅行對人體造成的輻射傷害、火星表面的極端環境等都是需要克服的重大問題。
總體來看,SpaceX的“星艦”計劃和火星殖民構想無疑為航天領域帶來了新的思考和挑戰。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一大膽的嘗試都將推動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向前邁進。
#SpaceX# #星艦# #火星殖民# #技術挑戰# #太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