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3日消息,高盛分析師對鋰市場未來持謹慎態度,盡管寧德時代減產帶來短期影響。近日,瑞銀發布報告指出寧德時代已決定暫停江西的鋰云母業務,此舉引發廣交所碳酸鋰期貨的波動。然而,高盛的Trina Chen和Joy Zhang在最新客戶報告中提醒,盡管寧德時代的減產可能為鋰價帶來短期底部,但長期鋰周期的展望依然負面。
據ITBEAR了解,高盛分析師估計,若寧德時代全面減產,對2024年全球供應的影響可能為3.9%,2025年則升至5.2%。盡管如此,他們預測全球一體化碳酸鋰市場將在接下來兩年面臨嚴重的供應過剩問題,分別達到26%和57%。這意味著,即便有減產措施,也難以從根本上扭轉供需失衡的局面。
與此同時,瑞銀分析師Sky Han則持相對樂觀態度,認為寧德時代的這一舉措可能推動中國鋰價在年內有11%至23%的上漲空間。瑞銀報告進一步指出,在供需趨緊的背景下,碳酸鋰月產量的減少將對鋰價構成長期利好。根據瑞銀的預測,鋰價有望在8600美元/噸附近獲得支撐,并可能在未來漲至更高水平。
報告還深入分析了寧德時代的成本結構,指出其鋰業務的現金成本約為每噸10968美元。鑒于當前市場價格已低于這一成本線,寧德時代的鋰業務已連續兩個月處于虧損狀態。然而,瑞銀認為,隨著市場條件的改善,鋰價有望恢復至寧德時代的成本線之上,為其恢復鋰業務提供動力。
總體來看,盡管兩家機構對鋰市場的短期走勢存在分歧,但均認為供需關系將是決定未來鋰價走向的關鍵因素。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動態,以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
#高盛# #瑞銀# #寧德時代# #鋰市場# #供需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