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0日消息,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日公布的《貨物貿易晴雨表》顯示,全球貿易額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平穩后,于2023年四季度開始呈現上升趨勢,并在2024年一季度繼續增長。這一積極信號表明,全球商品貿易可能正在走出低谷,迎來復蘇。
據ITBEAR了解,盡管面臨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變和出口訂單減少的不確定性,全球貿易仍展現出一定的韌性。WTO報告指出,2024年一季度全球商品貿易額環比增長1%,同比增長1.4%,這與此前該組織對今年全球商品貿易增長2.6%的預測相吻合。
然而,報告也提醒到,并非所有地區的貿易表現都盡如人意。歐洲地區的貿易價值數據顯示其表現弱于預期,而其他地區則呈現出更為強勁的增長態勢。這一差異可能源于歐洲內部需求推動的復蘇步伐以及部分國家持續高企的通脹率。
在晴雨表的各項成分指數中,汽車產品、集裝箱運輸和空運指數均處于或高于趨勢水平,表明這些領域的貿易活動相對活躍。尤其是紅海危機導致的航運路線改變和貿易商轉向空運關鍵物品,進一步推動了集裝箱運輸和空運需求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指數雖然略高于趨勢水平,但已經開始出現下降趨勢,這可能預示著未來貿易增長面臨的一些挑戰。同時,原材料指數的急劇下降也引發了對全球供應鏈穩定性的擔憂。
總體來看,WTO的《貨物貿易晴雨表》為全球貿易的短期前景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盡管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和地區差異,但全球貿易整體呈現出復蘇的態勢。未來,各國政策制定者和貿易參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以應對潛在的風險和機遇。
#全球貿易# #WTO# #貿易復蘇# #不確定性# #地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