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30日消息,在電動汽車(電車)與燃油車的對比中,智能化無疑成為了電車的一大亮點。電車憑借此項技術實現了對燃油車的彎道超車,然而,隨著電車智能化的愈演愈烈,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甚至開始影響車主的駕駛體驗。
電車的一個顯著變化是過度簡化問題。以往車輛多配備實體按鍵,車主可以輕松操作各項功能。但如今,許多電車將這些功能一股腦兒地集成到屏幕中,導致車主在駕駛過程中需要分心去查找和操作,這無疑增加了駕駛的危險性。盡管有語音操作作為替代,但對于普通話不標準的車主來說,這卻成了一種折磨。
電車在設計上的另一些“創新”也備受爭議。例如,隱藏式門把手雖然模仿了豪車的設計,但卻忽略了普通車主的停車環境,導致使用體驗極差。更有甚者,一些車企將后視鏡也進行了“智能化”改造,用電子后視鏡取代了傳統后視鏡。然而,這種改造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在損壞后可能給車主帶來不小的麻煩。
這些所謂的“智能化”改造,大多只是偽智能化,并未真正解決車主的需求,反而降低了駕駛體驗。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車企在追求智能化的過程中,開始忽視車主的安全需求,對車輛安全方面的創新進行了縮水。
總的來說,電車的智能化正在被濫用。過度智能化的結果導致車主的駕駛體驗被逐漸忽視,大家開始比拼誰更智能化,而不是誰更關心車主的需求。這種趨勢無疑是對車主的一種背離,也讓車主成為了智能化最大的“背鍋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