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外資準入近日迎來重大變革,2024年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從31條縮減至29條,標志著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全面清零。
此前在制造業領域存在的兩項限制措施——“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均在新版負面清單中被移除。
據ITBEAR了解,這一舉措意味著外資在中國制造業的準入門檻被進一步降低,內外資企業將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彰顯了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
專家指出,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此次全面放開外資準入,不僅體現了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支持,也將有助于提升中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原倩表示,此舉將吸引更多外資投入中國制造業,尤其是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領域,從而推動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
在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清零的同時,中國服務業也迎來了新的開放舉措。多部門聯合發布通知,擬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并在特定自貿區內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從事人體干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這一系列開放措施被視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組合拳”,不僅力度大,而且含金量高,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機遇。
在當前全球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不斷擴大開放,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了其擴大國際合作的積極意愿和決心。
此外,中國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強化要素保障、維護公平競爭、便利人員流動等,為外資企業打造更加優越的投資環境。
這些舉措共同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息:中國歡迎外資、鼓勵外資,并致力于與全球伙伴共享發展機遇,共同書寫更加精彩的發展篇章。
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穩步擴大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確保外資不僅“進得來”,更能“留得住”、“發展好”。
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相信會有更多外資企業選擇在這片熱土上投資興業,與中國共享發展成果。
#中國制造業# #外資準入# #開放政策# #服務業開放# #全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