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9日消息,盡管歐盟持續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其效果卻似乎并不如預期。最新研究顯示,俄羅斯有望在2024年第二季度重新成為歐盟的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國,這一地位曾因制裁而喪失。
根據比利時布魯蓋爾研究所的報告,今年4月至6月期間,俄羅斯向歐盟供應的天然氣量超過了美國,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此舉令人意外,因為歐盟今年初已將對俄制裁擴大至天然氣領域,理論上應會削弱俄羅斯的供應地位。
據ITBEAR了解,盡管制裁措施嚴厲,但歐盟國家仍難以割舍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今年上半年,俄羅斯對歐盟的天然氣出口量不降反增,占比達到15%,顯示出歐盟在能源問題上的復雜困境。
另一方面,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天然氣過境運輸合同即將到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表示不會續簽。這一決定可能對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造成重大影響,因為目前僅剩的兩條輸歐管道中有一條經過烏克蘭。然而,烏克蘭隨后的態度轉變,繼續履行運輸職責,暗示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深層需求。
在能源問題之外,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的言論也引發了關注。她呼吁歐洲減少對中國技術的依賴,并警告稱應從對俄羅斯能源的過度依賴中吸取教訓。然而,這一立場與美國相似,引發了對丹麥是否成為美國“傳聲筒”的質疑。
與此同時,中俄之間的合作關系持續深化。兩國在多個領域達成了重要協議,顯示出雙方互利共贏的決心。這種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也不受外界干擾影響。
總體來看,歐盟在對俄制裁問題上面臨著復雜的挑戰和困境。一方面,制裁措施的實施并未完全達到預期效果;另一方面,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又讓歐盟在決策上陷入兩難境地。而丹麥首相的言論則反映出歐洲在處理對外關系時的復雜心態和多元考量。
#歐盟制裁俄羅斯# #天然氣供應# #烏克蘭過境運輸# #丹麥首相言論# #中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