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9日消息,近期,會計師事務所接連受到“資格罰”,在行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大華所和天職國際因涉及財務造假案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導致大量客戶選擇更換審計機構。
據ITBEAR了解,這些處罰不僅影響了會計師事務所的聲譽,更直接導致了其客戶的流失。不少上市公司和IPO公司紛紛選擇中止與受罰事務所的合作,轉而尋求其他審計機構的服務。這種趨勢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也促使一些審計服務招標人開始要求投標會計師事務所提供額外的承諾。
具體要求包括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不會被監管部門暫停業務資格,以及若發生此類情況需按倍數賠償等。這些新要求無疑加大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壓力,也使得行業內的競爭更加激烈。
中注協在近日也發出了風險提示,指出在業務約定書中增加超出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責任范圍的承諾是不合理的。這反映出行業對于接連出現的“資格罰”所感到的痛感和震動。
面對這一形勢,一些擬IPO公司也開始采取應對措施。例如,廣州銀行在最近的招標公告中表示,將選擇3家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合作對象,以確保在中標事務所受到監管處罰時能夠及時切換到備選事務所,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此外,《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選聘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辦法》也規定了對涉行政處罰或立案調查的機構應保持高度謹慎和關注。這意味著一旦會計師事務所受到處罰,上市公司在選擇審計機構時將更加慎重。
“資格罰”的常態化有望倒逼審計機構更加愛惜自己的羽毛,盡職盡責地完成審計工作。這不僅能防止審計機構與IPO公司勾結造假,還能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維護市場的穩定和信心。
目前,對事務所的資格“凍結期”設定為6個月,但未來如果違規行為嚴重,“凍結期”有可能會更長,甚至可能導致事務所被直接剔除出局。這一系列措施顯示出監管部門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嚴格監管態度,以及維護市場公平、公正的決心。
#會計師事務所# #資格罰# #審計機構# #市場監管# #投資者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