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電商作為戰略級投入方向后,抖音電商的動作,過去1年中越來越頻繁。
2020年6月,抖音成立電商一級業務部門。此后,抖音電商快馬加鞭,從各方面完善電商基礎設施。
今年4月,在抖音電商生態大會上,抖音向外界拋出“興趣電商”概念。6月18日,抖音宣布推出“抖品牌專項扶持計劃”,目標在未來一年幫助100個新品牌在抖音銷售過億。5月6日,抖音電商發布創作者管理總則,明確帶貨達人責任義務。
8月初,抖音開啟連續18天的“818新潮好物節”,同時上線消費者權益產品“安心購”——其內容包含“正品保障”、“七天無理由退貨”、“極速退款”、“運費險”、“上門取件”等9項服務,從售前、售中、售后各環節,全方位去保障消費者權益。
目前,在不斷迭代后,抖音電商已包含精選、女裝、食品飲料、配飾、母嬰等幾十個類目。因此,對逐漸不斷發展中的抖音電商來說,在逐步完善平臺基礎設施后,面向消費者的“安心購”售后服務升級,其意義等于補足了生態最重要的一環。
“更好保障消費者權益,是抖音電商長久安身之法。”一位電商觀察人士就表示,興趣電商概念提出后,抖音吸引了大量商家、達人、機構等入駐,在抖音開啟了內容創作與直播帶貨雙向進階,但能否為消費者提供更好地體驗、服務和售后,將成為這些商家、達人的重要考驗。
“無論是良心商家、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是消費者體驗、抖音電商生態的建設,打造一個健康、規范、可信賴的購物環境,都將是多方共贏舉措。”上述觀察人士表示,隨著直播電商服務迭代升級,監管措施的日漸完善,直播電商有望在頭部企業的帶領下,加速告別野蠻生長狀態,步入規范化、可持續化發展的正軌。
01 直播電商需要更規范發展
直播電商依然是最大增量市場,以及最新經濟增長模式之一。
艾媒咨詢數據預計,2020年整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9610億元,同比增加了121.5%,2021年直播電商行業營收將突破萬億元關口,預計增速在25%左右。易觀分析發布的《電商行業洞察2021H1》同樣預計,2021年直播電商的交易規模將達到1.92萬億元,這一數字在2022年或將達到2.76萬億元。
電商直播用戶數量也在階梯式增長。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3月,我國直播電商用戶規模為2.65億。9個月后的2020年12月,直播電商用戶規模已達3.88億,占網民整體的29.2%。
在此大背景下,傳統電商“人、貨、場”關系被迅速重構,從淘寶直播、快手電商,再到抖音電商,各大平臺過去兩年大動作頻繁,正是因為對直播電商潛力和價值的重視。
不過,伴隨這一新型商業模式興起的,是相關消費者投訴案例的與日俱增。
今年2月,在中消協發布的2020年消費者投訴熱點問題中,“直播帶貨問題多”再次上榜。“不承擔售后服務”等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焦點,且往往在后期維權中陷入被動。
面對挑戰,直播電商急需朝著規范、合規的方向發展。
“這對各大內容電商平臺的綜合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位觀察人士說,唯有如此,直播電商在進入下半場之后,巨大潛力和價值才會更好兌現。
從政策角度看,2020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今年4月,國家推出《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直播營銷行為8條紅線,突出直播間5個重點環節管理,對直播營銷活動相關廣告合規、直播營銷場所、互動內容管理、商品服務供應商信息核驗、消費者權益保護責任等提出明確要求。
政策之外,直播平臺、帶貨主播、平臺內經營者等各方主體應依法落實相應義務,切實承擔對消費者責任的呼吁聲,越來越高。
事實上,如何為消費者營造一個健康、規范、可信賴的生態環境,早已是從業者思考的問題,并逐漸成為直播電商發展主旋律。
“我來電商后帶領團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平臺治理提到了最高優先級,我們從所有做GMV的團隊抽調大量產品、技術、運營骨干來做平臺治理,寧愿犧牲GMV也要做好商家、商品的治理管控。”在今年4月中旬的抖音電商首屆生態大會上,抖音電商總裁康澤宇如此表態。
此前,抖音電商在平臺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2020抖音電商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顯示,該平臺先期投入1.6億元,成立消費者權益保障基金,另設立3000萬元專項經費對商品進行多維抽檢。
今年5月6日,抖音電商發布《電商創作者管理總則》,于5月20日正式生效,對帶貨達人角色定位和責任義務,進行了明確定義,并制定了相應內容和行為規范要求。6月25日,抖音電商公布階段治理成果,數據顯示,有78176名帶貨達人因違規被平臺判罰,其中百萬粉絲以上的達人有2223人。針對部分內容創作者“虛假宣傳”、“賣慘直播帶貨”、“虛假承諾消費者”等干擾用戶正常消費決策的行為給予重點處罰。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平臺監管方面,抖音電商早已親自下場。不過,面對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趨勢,“電商治理”是一個行業長期命題,需要平臺的長期投入和不斷迭代升級——最新推出的“安心購”服務,正是針對性的提升其管控策略和處罰力度,再次明確商家責任,強化平臺建設,優化購物痛點的重要舉措。
對此,有業內人士評價認為,這體現出平臺在電商業務規范化過程中的“守土有責”意識。“既有利于強化帶貨達人的自我規范意識,也有利于推動直播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其行業示范價值值得肯定。”
02 如何構建更高用戶信任度
從傳統電商到直播電商,電商一直在發展和進化——對抖音“興趣電商”而言,其核心在主動幫助用戶發現潛在需求,也就是依托推薦技術和內容流量,尋求“人貨場”的精準匹配最優化選項。
一位熟悉抖音電商的業內人士認為,“人”是上述核心邏輯支撐點。對商家和內容創作者來說,除了商品的運營,還可以通過內容創作,“多維”觸達用戶,并最終構建一條包括種草、用戶興趣激發、購買、沉淀私域流量粉絲、二次復購等環節在內的完整鏈條。
和傳統電商不同,在“興趣電商”中,用戶往往基于優質“種草內容”進行購物決策。因此,用戶感受到的履約、服務體驗尤為重要——如果服務體驗不太好,用戶不僅會對商家失去信任,同時也會對平臺治理能力有所懷疑。
這意味著,相比傳統電商,用戶對“興趣電商”的履約、服務要求會更高。
此前,服務體驗雖然是各大平臺宣稱的重中之重。但現實是,很多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卻因為商家設置的重重門檻,難以得到保障。
比如網購生鮮商品,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鮮活易腐”商品不適用“7日無理由退貨”。這一規定,此前被不少電商平臺、商家放大和濫用,成為人為設置的擋箭牌,擋住了消費者正當的維權訴求——哪怕質量有問題、包裝有所損壞,消費者往往難以保障正當權益。
實際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雖然規定“網購生鮮”不能無理由退貨,但也明確規定,商品或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不管是不是生鮮,消費者都可以提出退貨退款。
類似的還有“美妝產品”,因為商品特殊性,有過敏風險,一經售出往往難以退貨,導致用戶下單時往往有所顧慮。
抖音電商方面就表示,通過用戶調研,平臺決定在售后審核流程、客服響應效率、運費險等退換貨服務方面重點優化。為此,抖音電商明確商家責任、優化售后機制、強化平臺建設,通過“安心購”為用戶提供全程購物保障。
從“安心購”具體細則來看,除用“正品保障”、“七天無理由退貨”、“極速退款”等規定,去覆蓋售前、售中、售后全鏈條每個環節的用戶利益外,還專門針對性的就“網購生鮮”、“美妝產品”等“行業老大難”問題,站在消費者角度,結合行業痛點推出了解決方案——用戶分別于簽收后24小時和60天內聯系商家,審核通過后即可享受相應賠付。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生鮮壞單包賠”和“美妝過敏包退”已服務超18萬人次。比如,一位用戶在平臺內購買某品牌護膚品,簽收29天后出現過敏癥狀。該商家開通了“美妝過敏包退”服務。用戶上傳圖片舉證后,商家3分鐘內即通過退貨申請,用戶將商品退回后順利收到全額退款1490元。
此前,直播帶貨行業缺少售后服務標準規范。“這(安心購)其實進一步細化和強化了,直播電商業務的履約、售后、服務規范,涉及供應鏈、流通鏈等全鏈條諸多環節,進一步健全消費者權益保障機制。”有業內人士就認為。
某種程度看,“安心購”也是抖音“認真做電商”初衷的秉持體現。今年4月的抖音電商生態大會上,康澤宇就一再強調,GMV并不是現階段抖音電商的第一指標。“有質量的GMV才是核心指標,當前,完善平臺對商家的基礎服務能力,為用戶提供優質的購買保障、客服體驗是抖音電商的重中之重。”
03 多方共贏,補足完整電商生態
對平臺而言,要獲得消費者信任并不容易,如何權衡商家、帶貨達人、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平衡也是難題——比如“安心購”服務體系的升級,在提高平臺監管成本的同時,還可能面臨商家難以適應風險。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售后服務體系的升級,對不良商家是淘汰,對正規商家、平臺而言不是限制,而是保護。
“從品牌、商家、帶貨主播長遠角度來看,給消費者更安心的購物環境,更好的服務體驗,才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新的生意增量。”老宋是青島一位生鮮批發商,去年疫情后他將生意從線下轉向線上,正式在抖音開啟電商直播帶貨之旅,“生意挺不錯,但仍然有不少消費者不放心。”
“規范購物流程,可以強化消費者對商家、平臺的信任感和忠誠度,我們也可以進行精細化粉絲運營,提升轉化率和客單價。”在老宋看來,日活超6億用戶的抖音,有國內不可多得的龐大潛在客流量,“一旦爆發,增長有望比其他平臺更大。”
抖音電商已是眾多商家最重視平臺之一。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基礎設施、購物流程、服務體系、供應鏈體系等的不斷完善,會有更多商家“All In”抖音電商潛在價值。
此前,抖音已證明自己的“帶貨”能力不容小覷:去年8月,“奇妙好物節”活動期間,完成超80億元的銷售額;今年1月,首屆抖音年貨節,總成交額達到208億。
帶貨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商家、品牌如何在平臺長效經營,借助平臺資源快速成長。“比如商家可以通過深耕FACT陣地,打通全鏈路經營環節,從前期蓄水、拉新,到一步步構建私域流量池,最后讓品牌成長,獲得全新獲客機會。”有業內人士就認為,在直播電商下半場,品牌導向將成為商家競爭關鍵。
康澤宇對此也曾表示,興趣電商對商家好處,一是潛在消費需求被挖掘出來,二是方便商家精準找到用戶。“有商家反饋,他們的抖音電商消費者中,85%以上是品牌新客戶。”
但一個品牌成長的前提,仍是需要一個規范、誠信的購物環境。
同樣,對抖音而言,過去1年大動作頻頻之下,一個完整的抖音電商生態已逐漸成形——商家入駐、商家經營設施、流量服務渠道等都已經逐步完善,包括抖音小店、購物櫥窗以及商品詳情頁面里,都出現了搜索功能,以方便消費者查找商品信息。
因此,服務體系的升級,將是抖音電商獨立、完整電商生態體系補足的最重要一環。
“對傳統電商而言,抖音電商做的是增量生意,只需要解決好消費者、商品、商家和內容創作者等之間的協同問題。”有觀察人士認為,隨著抖音電商類目越來越多,發展越來越快,能否提供更好的體驗、服務和售后,將成為“興趣電商”長久高效運轉的關鍵。
從生態角度看,此前直播帶貨行業缺少標準規范,類似“安心購”這樣服務體系的推出,也有利于直播電商生態的長期建構,為行業長期健康、規范化發展給予啟示。
那么,這會成為抖音電商的護城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