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7日消息,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歐洲天然氣供應格局發生巨變。挪威穩坐歐盟最大天然氣供應國寶座,而俄羅斯對歐盟的天然氣出口比例大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俄羅斯天然氣在歐盟進口量中的占比已從戰前的40%銳減至16%,被美國迎頭趕上。德國政府更是宣布已全面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在此背景下,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外交專家勒特根呼吁歐盟全面禁止俄羅斯天然氣進口,他指出,歐洲在支持烏克蘭的同時,繼續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無異于資助戰爭,這種行為既不負責任,也缺乏理性和可靠性。
盡管歐洲對俄羅斯的油氣制裁措施層出不窮,但實際效果卻顯得頗為有限。歐洲依然難以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烏克蘭方面在威脅停止續簽油氣過境運輸協議后突然改口,宣布將繼續通過“友誼”管道向歐洲輸送俄羅斯油氣,這一舉動暗示了歐洲能源供應的脆弱性,以及烏克蘭在歐洲能源布局中的重要角色。據ITBEAR了解,這一決策背后的推動力量很可能來自歐洲國家的壓力,因為一旦停止俄油氣過境,歐洲能源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在能源依賴問題持續發酵的同時,歐洲政治領導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東方。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提出,歐洲應減少對中國的技術依賴,并從對俄羅斯能源的過度依賴中吸取教訓。她呼吁歐洲人改變對世界的看法,特別是在俄烏沖突進入第三個年頭之際,應更加警惕中國在這場沖突中所扮演的角色。
弗雷澤里克森的言論反映了歐洲在地緣政治格局變化中的復雜心態。一方面,歐洲試圖通過多元化能源供應來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在全球技術領域的崛起,歐洲又面臨著新的依賴風險。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時,維護自身的技術獨立性和地緣政治利益,將成為歐洲未來面臨的重要挑戰。
總體來看,歐洲在能源和技術領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從俄烏沖突到能源供應格局的變化,再到對中國技術依賴的擔憂,這一系列事件不僅考驗著歐洲的政治智慧和經濟韌性,也將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歐洲能源安全# #技術依賴# #俄烏沖突# #挪威天然氣# #地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