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集團全球裁員風暴來襲**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因成本削減計劃引發員工強烈反彈。在德國漢諾威,員工們舉著“我們為我們的集體協議而戰”的橫幅,向管理層表達抗議。此舉源于大眾集團宣布將進一步加大降本措施,甚至可能關閉位于德國本土的汽車制造廠。
不僅是在德國,大眾集團的裁員風波也波及到了中國市場。據悉,大眾(中國)已開始分階段裁減員工,預計將影響數百名本地員工,奧迪品牌也受到了影響。這一舉措反映出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日益堪憂。
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趨勢明顯,但大眾集團在電動化轉型方面步伐緩慢。盡管早在2017年就提出了電動車發展戰略,然而其首款全電動ID系列車型直到2020年才推出,錯失了市場先機。
財報數據顯示,大眾集團上半年在中國區的營業利潤大幅下滑,第二季度甚至出現虧損。與此同時,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營業利潤和稅前凈利潤均同比下滑。
在產品端,大眾旗下的智能化軟件CARIAD和電池業務也面臨虧損困境。尤其是CARIAD,作為大眾集團的重要創新中心,近年來卻持續虧損,對集團的財務狀況造成不小壓力。
大眾集團的裁員和業績下滑,凸顯了其在全球汽車市場競爭中的困境。面對電動化、智能化的行業變革,大眾亟需調整戰略,加快轉型步伐,以重振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