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4日消息,在經歷“黑色星期一”引發的全球投資者逃離風險資產浪潮僅四周后,芯片業巨擘英偉達因股價暴跌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此次下跌不僅導致英偉達市值大幅蒸發,更引發了投資者對人工智能行業盈利前景的重新評估。
英偉達股價在常規交易中重挫近10%,市值瞬間縮水高達2790億美元。若將盤后交易計算在內,其累計市值損失逼近3000億美元,相當于芯片行業另兩大巨頭AMD與英特爾市值之和。這一驚人跌幅不僅令投資者瞠目,更凸顯出市場對于AI狂熱情緒的非理性擔憂。
據ITBEAR了解,英偉達股價的暴跌并非孤例,整個芯片板塊都受到了嚴重沖擊。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中,多達30家公司股價下跌超過5.4%,其中安森美半導體、科磊公司及Monolithic Power Systems等跌幅尤為慘烈。同時,科技巨頭云集的納斯達克100指數也未能幸免,大幅下跌近3.2%。
在英偉達股價暴跌的背后,隱藏著多重復雜因素。首先,美國司法部向英偉達等公司發出傳票,調查其是否違反反壟斷法,這無疑給英偉達股價帶來了額外的下行壓力。其次,市場對于人工智能盈利前景的悲觀預期逐漸加劇,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AI貨幣化的可能性。此外,疲軟的經濟數據、科技巨頭財報不佳以及龐大的AI支出規模,都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重塑的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作為AI芯片領域的領軍企業,其CUDA平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開發和部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監管壓力的增大,英偉達能否維持其市場地位并持續推動AI技術的發展,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總體來看,英偉達股價的暴跌不僅是一次市場事件的反映,更是投資者對人工智能行業未來走向的重要信號。在經歷了短暫的狂熱之后,市場開始回歸理性思考,重新審視AI技術的真正價值及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