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7日消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近日在接受《財經》雜志采訪時,明確闡述了華為對于造車問題的立場。他表示,華為只有堅守不造車的決策,才能推動新成立的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走向成功。
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這家于2024年1月由華為全資成立的公司,近期迎來了阿維塔科技和賽力斯的投資,兩者各占10%的股份。這一舉動不僅使引望的股權結構更加多元化,也標志著其在智能汽車零部件供應領域的布局進一步加深。
徐直軍指出,中國汽車產業在燃油機時代并未占據優勢地位,而“軟件定義汽車”的新趨勢則為中國汽車產業,特別是為華為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從最早的車聯網實驗室到車BU的成立,再到如今的引望,華為始終致力于在這一領域深耕細作。
當被問及“引望獨立為何等同于‘華為不造車’”時,徐直軍解釋道,即便華為有能力造出優質汽車,其市場份額也僅可能達到手機市場的百分之一二十。更重要的是,若華為涉足造車,引望的業務范圍將受限,甚至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重復建設。
通過徐直軍的闡述,不難看出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戰略布局清晰且堅定。華為選擇通過引望等子公司,以智能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身份,深入參與到汽車產業的變革之中,而非直接涉足整車制造。
#華為# #引望智能# #不造車決策# #軟件定義汽車# #智能汽車零部件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