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30日消息,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儲能行業作為綠色轉型的關鍵領域,其ESG(環境、社會和治理)信息披露情況備受關注。近年來,監管層連續發布多項ESG信披相關指導文件,北京、上海、蘇州等地也積極響應,推出了ESG行動計劃,凸顯了該領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儲能行業表現出積極的態勢。據統計,超過六成的儲能行業企業已經披露了ESG相關報告,這一比例高于全行業的平均水平。同時,設立ESG治理架構的企業數量也在近三年內實現了翻倍增長,從2021年的20.83%增長至2023年的49.02%。這一變化不僅體現了企業對ESG戰略的重視,也反映了行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和努力。
據ITBEAR了解,盡管儲能行業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仍存在一些挑戰。特別是在供應鏈排放管理方面,2023年僅有2家企業披露了可持續供應商信息,占比僅為3.92%。這一數據反映出,盡管企業在自身運營中的環境管理日益完善,但在供應鏈層面的排放管理仍需加強。
此外,在碳排放方面,儲能行業也展現出積極的減排趨勢。據統計,近三年行業總體碳排放均值減少了95%,目前為79.49萬噸。然而,均值與中位數之間的差異較大,表明部分企業在碳排放控制方面仍有提升空間。因此,加強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從原材料獲取到產品回收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精細化管理,將成為行業未來的重要任務。
在研發方面,儲能行業也持續加大投入,近三年研發投入漲幅超過100%。這一增長不僅有助于推動行業技術的創新和升級,也為行業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可持續供應鏈、循環經濟以及員工健康與安全等實質性議題上也表現出越來越高的重視度。
值得一提的是,ESG風險管理也成為儲能行業關注的焦點。近三年披露ESG風險管理的企業平均水平在八成以上,顯示出行業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成熟度和前瞻性。通過加強ESG合規、環境、社會風險管理以及供應鏈和治理等維度的管理,儲能行業正努力構建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綜上所述,儲能行業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仍需在供應鏈排放管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控制等方面持續改進。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風險管理以及推動循環經濟等措施,儲能行業有望在未來實現更加綠色、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