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7日消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近日就“引望之問”作出公開回應,揭示了華為在汽車產業智能化領域的深遠布局。引望,取自詩句“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寓意著對國家汽車產業崛起夢想的希望與支持。
自華為年初注冊成立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后,該公司便成為產業界熱議的焦點。特別是近期阿維塔和賽力斯的入股,更將引望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徐直軍的回應不僅闡明了華為成立引望的初衷,也回應了市場對于華為是否將控股引望、誰將成為下一個入股車企等疑問。
徐直軍強調,華為的目標并非造車,而是通過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車企造出更好的汽車。這一立場不僅消除了車企對華為可能打造自有品牌汽車的顧慮,也展示了華為在智能電動時代的創新探索和對汽車強國路徑的深刻理解。
我國雖已成為全球汽車產銷第一大國,但“大而不強”的標簽仍困擾著整個產業。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歸咎于零部件工業的薄弱。德國、日本等汽車強國的崛起,離不開博世、電裝等零部件巨頭的支持。這些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降本增效,為全球車企提供了頂級的零部件產品。
電動化和智能化變革為我國零部件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以寧德時代為例,該公司憑借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已躋身全球零部件企業前列,對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智能化成為決定汽車產業未來勝負關鍵的大背景下,引望的誕生承載著業界的高度期待。智能化技術的復雜性和長產業鏈特性,要求傳統汽車行業與消費電子、通信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引望作為華為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重要布局,有望引領這一融合趨勢,推動汽車產業實現新的突破。
#華為# #引望智能# #汽車產業# #智能化# #零部件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