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8日消息,在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生成式AI正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00020.HK)近日發布了其2024年中期業績公告,展示了其在生成式AI領域的顯著成果。公告數據顯示,商湯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21.4%;毛利潤達到7.67億元,同比增長18.2%。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生成式AI業務收入達到10.5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56%,占公司總收入比重高達60.4%。
商湯生成式AI業務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動。據ITBEAR了解,中國市場對大模型和智算服務的強勁需求、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能力的提升以及推理成本的快速下降,共同促進了生成式AI業務收入的大幅增長。此外,公告還顯示,已有超過3000家行業頭部企業采用了商湯的大模型及AIDC(人工智能計算)服務,進一步驗證了商湯在生成式AI領域的市場影響力和技術實力。
商湯集團董事長兼CEO徐立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商湯的核心優勢在于“大裝置+大模型”的深度協同,此次中期業績充分證明了商湯全面向生成式AI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已階段性達成。IDC近期發布的市場份額報告也顯示,商湯的大模型平臺及應用以16%的市場占有率排名行業第二,AIDC服務則以15.4%的市場份額躋身行業前三,進一步凸顯了商湯在生成式AI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智能汽車業務方面,商湯也取得了顯著進展。2024年上半年,“絕影”智能汽車業務實現收入1.68億元,同比增長100.4%。在量產交付方面,“絕影”智能汽車業務上半年新增交付70.5萬輛,同比增長80%,累計交付車輛數已達到260萬輛,覆蓋104個車型。此外,在智能座艙領域,商湯已與奧迪、福士華根、本田、寶馬、小米、上汽智己、吉利等10余家海內外車廠建立了車艙大模型的合作,共同推動智能座艙技術的發展。
在金融、醫療、智能汽車等多個領域,商湯的大模型產品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AI大模型在各行各業的快速滲透,將推動商湯等科技公司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拓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商湯有望在未來繼續保持其行業領先地位,并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創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