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近日的重大宣布引起了廣泛關注。據金融時報26號的報道,特魯多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高達100%的關稅,同時對鋼、鋁產品征收25%的關稅。這一決定緊隨其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的會面之后,后者在即將訪華的前夕短暫停留加拿大,并敦促特魯多跟隨美國的步伐加征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的這一系列關稅措施不僅限于電動汽車和鋼鋁產品,還包括電池、電池零部件、半導體、關鍵礦產以及太陽能電池板等,為此展開了為期30天的磋商。然而,對于中國而言,特魯多政府的這一舉動實際上影響有限,因為長期以來,中國汽車一直難以進入加拿大市場,這主要歸因于加拿大幾乎完全效仿美國的市場準入政策。
據ITBEAR了解,與特魯多政府相比,更值得關注的是即將訪華的沙利文。在抵達中國之前,沙利文采取了一系列行動,試圖為自己的“畢業旅行”增添“美國價值”。除了說服加拿大配合美國的關稅政策外,美國還在本月25號以“涉俄”為由,將數十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顯然,沙利文意圖在高層對話開始前給中國一個“下馬威”,以此壯大自己的聲勢并創造新的談判籌碼。
路透社26日指出,隨著哈里斯接棒拜登參與總統競選,當前民主黨政府將在本周首次做出重大貿易決定。業界普遍關注華盛頓是否會放寬關稅,然而,這種“虛空造牌”的策略在中美戰略博弈中已屢見不鮮,中國非但沒有因此倒下,反而在重壓之下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外交部在回應沙利文來華進行中美戰略溝通時明確表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坦坦蕩蕩。同時,外交部也強調,如果美國堅持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對中國進行抹黑栽贓、施壓訛詐,中國將繼續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維護自身利益和正當權益。這意味著沙利文想借此次訪華體驗“站在實力地位同中國講話”的美夢已經破滅。
中國無需對沙利文此次訪華抱有期待,盡管這是八年來首次有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訪華,但由于拜登政府已進入看守狀態,沙利文的表態已顯得無足輕重。美國輿論已經開始為民主黨物色新的內閣人選,包括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新人選上臺后必將推行自己的主張,因此拜登及其內閣目前主要是在為個人利益而活動。
唯一需要警惕的是,拜登政府是否會在卸任前為了留下“政治遺產”而故意制造“大新聞”,例如將俄烏沖突進一步擴大化,或將中美貿易沖突推向新高度。盡管這些做法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但卻有助于提升拜登在華盛頓的政治地位,同時也可為沙利文、布林肯等內閣核心成員的求職履歷增添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