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已抵達北京,開啟了他任期內的首次訪華之旅,此行計劃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進行新一輪的中美戰略溝通。然而,在抵達中國之前,沙利文仍不忘鼓動美國盟友在對華政策上采取強硬立場。
據環球網報道,沙利文搭乘的專機在前往中國的途中在加拿大做了停留,期間他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舉行了會面,并敦促加拿大加征對華關稅。緊接著,特魯多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關稅,對中國出口的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這一決定顯然是在追隨美國的腳步,今年7月,加拿大外長喬利訪華時,王毅外長曾提醒,中加之間不存在根本性的利害沖突,并建議加拿大方面反思兩國關系經歷的困難和曲折。然而,特魯多政府此次的表現顯示,他們并未將中方的提醒納入考慮。
對于加拿大政府的加稅決定,中國駐加拿大使館表達了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敦促加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并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中方表示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為中國企業維權。據ITBEAR了解,如果說加拿大是為了迎合美國而在對華路線上迷失了方向,那么沙利文與特魯多的會晤則進一步揭示了美國對中國的惡意并未減弱。
實際上,對華加征關稅的決定最初是由美國帶頭做出的。今年5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將對一系列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其中包括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關稅,對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以及對半導體征收50%的關稅。隨后,歐盟也在美國的壓力下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最高36.3%的高額關稅,而最近的加拿大也加入了這一行列。這一系列行動表明,美國決心聯合盟友給中國制造麻煩。在與特魯多的會面中,沙利文毫不掩飾地表示,在對華問題上保持統一陣線,采取同步行動對所有人都有利。
然而,無論是美國還是其盟友,對中國的相關指控都缺乏依據。中國電動汽車之所以能夠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成功,靠的是其質量和創新。美西方炒作的“中國產能過剩”本質上只是為了打壓中國企業而找的借口。真正違反世貿規則、破壞全球市場的,恰恰是美西方的霸道與雙標行為。必須指出的是,沙利文此時訪華,一方面是因為拜登是中美建交以來第一位沒有在任期內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需要沙利文的這次行動進行彌補;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當前內憂外患,麻煩纏身,確實需要與中國進行溝通。從通告上看,沙利文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落實中美元首舊金山共識,但他的所作所為顯然沒有表達出足夠的誠意。
在當前緊張的中美關系下,雙方高層的溝通本身就不易。如果美國不能珍惜這次機會,仍然只想著如何聯合盟友對華潑臟水,那么這對推進中美關系和中美合作沒有任何好處。由此產生的后果也只會由美國自己承擔。
總之,中美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對于全球的穩定與發展至關重要。希望美國能夠認真對待這次訪問,以建設性的態度與中國進行對話,共同推動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