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8日消息,近期,國際貿易局勢再度升溫,加拿大緊隨美國步伐,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嚴厲關稅措施。據報道,加拿大宣布自10月1日起,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00%的關稅,同時對鋼鐵和鋁產品也加征25%的關稅,后者將在宣布后兩周內生效。此外,加方還在研究對電池、光伏產品等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的具體方案。這一系列舉措,明顯構建起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壁壘。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外長喬利在宣布關稅措施前一個月剛進行了訪華行程,這是七年來首次有加外長訪華,當時釋放出有意緩和中加關系的信號。然而,與美國和歐洲在加征關稅前進行的多輪預熱相比,加拿大的動作顯得尤為突兀,凸顯了其作為美國附庸的身份。此次關稅措施的直接推動者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他在訪華前先到訪加拿大,利用其在安全和情報事務上的影響力,推動了加拿大的這一決策。
據ITBEAR了解,加拿大在貿易領域對美國高度依賴,缺乏對抗美方的籌碼,同時在情報領域也有諸多把柄在美國手中,這使得美國對加拿大的政治掌控力顯著。此次突然性的關稅動作,不僅顯示了加拿大在國際貿易政策上的被動地位,也反映出美國在中美經貿談判中增加籌碼的意圖。中美之間的戰略溝通,更多呈現出以威懾對威懾的態勢。
面對美加的關稅壁壘,中方迅速做出回應。中國駐加使館發言人嚴厲批評加方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政治主導行為,指出其違反了世貿規則,也與其自稱的自由貿易和應對氣候變化引領者的形象相悖。發言人強調,中國電動汽車的優勢是基于技術創新、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市場競爭,而非補貼政策,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護中企權益。
歷史上,西方國家在汽車產業具有壟斷地位,并借此宣傳國力、構建國家形象,對中國等后發國家的汽車工業形成壓制。然而,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長期技術積累的爆發。以動力電池和智能化為特征的電動汽車體系,成為中國作為后發者實現工業突防的平臺。如今,美國正試圖利用其影響力范圍內的工具,構建關稅壁壘聯盟,以阻擋中國工業品。
除了美國和加拿大,歐盟也發布了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7%-38.1%關稅的終裁草案,盡管具體終裁決定尚未做出。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美加兩國在汽車領域與中國的利益聯系有限,對兩地出口的主要汽車品牌是在華建廠的美企特斯拉。這表明,盡管政治手段試圖構建貿易壁壘,但利益驅動的貿易鏈具有難以防范的穿透性。
面對當下美國推動的關稅壁壘,中國破局的關鍵在于繼續促進技術迭代,擴大產業的俯沖勢能。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中國有望在全球汽車產業中進一步鞏固其地位,應對國際貿易中的挑戰。
總體而言,國際貿易局勢的復雜多變對中國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但也為中國汽車工業提供了進一步展示其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力的舞臺。通過持續的技術進步和市場開拓,中國有望在全球汽車產業中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