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在當前的電商競爭格局中,能夠實現營收增長86%、利潤激增144%的企業無疑堪稱業界奇跡。然而,這一現象發生在拼多多身上時,卻伴隨著股價大跌28.5%的奇異景象,這或許正是電商平臺現狀的真實寫照。
2023年,隨著快手的加入,中國電商市場已形成了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五大平臺,GMV均超過萬億。這一市場,正如老王隔壁家的擁擠柜子,或是阿杜車底的隱秘空間,競爭異常激烈。
盡管市場競爭白熱化,但頭部電商平臺的基本盤依然穩健。據ITBEAR了解,阿里中國零售GMV約為8萬億,占據市場四成;拼多多緊隨其后,GMV達到4萬億;京東和抖音電商分別以3萬億和2.6萬億緊隨其后;快手則達到了約1.2萬億。在上市公司中,這四家平臺均保持了增長態勢,過去八個季度中,沒有一家公司的營收出現過下滑。
在營收方面,阿里和京東作為傳統巨頭,面臨著不小的沖擊。京東的增速問題尤為明顯,二季度營收增速降至1.2%,為四家平臺中最低。相比之下,阿里的增長有所恢復,2023年增速為8%,二季度更是實現了4%的營收增長。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海外業務、菜鳥和本地生活的貢獻,中國區業務則有所下滑。
拼多多和快手則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拼多多作為增速最快的企業,主要受益于Temu在全球市場的成功。二季度,拼多多營收達到970.5億,同比增長86%,與淘天的差距正在縮小??焓值脑鲩L慣性也在延續,本季度營收310億,雖然增速有所下滑,但仍保持兩位數增長。
在盈利方面,電商平臺早已脫離了規模獲客、不顧利潤的階段。拼多多本季度暴賺320億,同比大增144%,成為四家平臺中賺錢最多的平臺。京東也實現了利潤穩步增長,二季度凈利潤126億,同比大漲92%??焓蛛m然盈利時間較晚,但本季度40億的凈利潤也表明其盈利已進入常態化。阿里則處于用利潤換份額的階段,凈利潤波動較大。
盡管頭部電商平臺表現積極,但激烈的市場競爭仍讓它們難以樂觀。各大平臺的發言與表態都透露出巨大的壓力。拼多多在業績高漲時就不愿談論增速,如今更是主動為自己降溫,釋放悲觀預期。阿里雖然持續釋放積極信號,但已沒有了過往的氣勢。抖音電商和淘天也都在調整經營目標,將GMV增長作為下半年的重點。
在追求GMV的同時,各大平臺也面臨著不同的挑戰。阿里正在拼命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不惜以利潤為代價。拼多多則面臨著生態問題,需要保證增長不被突然的黑天鵝事件打斷。京東則依靠低價策略來搶占份額,同時需要兼顧風險和利潤??焓謩t依托內容生態的天然優勢,在電商轉化上路徑通順,發展迅速。
從四大萬億GMV平臺的業績來看,中國消費市場并沒有那么悲觀,但增速放緩是現實。拼抖快的加入讓這個市場變得擁擠不堪,增量空間顯得局促且不夠平臺消化。因此,即便業績可圈可點,平臺仍然焦慮不已,想盡辦法爭搶份額以維持自身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