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近期,歐盟委員會向其相關成員披露了一項決定草案,計劃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征收最終反補貼稅。此草案在考慮了各方意見后,將提交給歐盟成員進行投票,該投票具有約束力。根據規定,最終措施必須在臨時關稅實施后的四個月內執行。相關實施條例及調查結果最遲將于2024年10月30日在《官方公報》上公布。任何潛在措施的有效期限為五年,可根據合理請求及后續審查進行延長。
歐盟此次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行動,實際上是在兩個方向上下注。一方面,它響應了拜登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政治要求;另一方面,這也可以被視為對特朗普提出希望中國車企在美國建廠請求的某種回應。如果歐盟對中國企業采取嚴厲措施,可能會促使中國車企考慮在美國建廠,從而幫助特朗普實現其目標。然而,歐盟的行動遠不止于此。據ITBEAR了解,德國已有兩艘軍艦處于待命狀態,計劃穿越臺灣海峽;同時,意大利的航母目前部署在西太平洋,法國也表示將派遣“戴高樂號”航母戰斗群前往印太地區,顯示出歐盟正在加強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以對抗中國。
事實上,早在今年上半年,歐盟就已經開始針對中國電動汽車采取相應措施,但很快將重心轉移到了加征關稅上。6月12日,歐盟透露了將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實施臨時關稅,正式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施加壓力。歐盟方面提前透露這一消息,實際上是一種威脅,同時也承認,如果與中國無法達成協議,將正式采取征收高額關稅的措施。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強調,中方已就相關問題闡明了立場。這起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和政治主導行為,損害了歐盟的綠色轉型進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毛寧表示,敦促歐方認真傾聽各界客觀理性的聲音,立即糾正錯誤做法,與中方相向而行,探討妥善解決方案,避免貿易摩擦升級。中方也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在歐盟公布草案后的不到一天時間內,中國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開始對產于歐盟的進口乳制品進行反補貼調查,這讓歐盟各國措手不及。中國商務部表示,過去三年里,歐盟乳制品的進口價格大幅低于國內乳制品售價,導致國內同類產品售價被迫一再降低,部分行業甚至出現虧損。鑒于中國乳制品產業受損嚴重,中方有必要采取適當的反傾銷、反補貼措施。
歐盟最大的農業行業組織副秘書長帕特里克·帕加尼表示,農民們擔心歐盟與中國貿易關系的進一步緊張,以及這對他們行業的持續影響。德國作為歐盟最大的牛奶、黃油和奶酪生產國,也是對華乳制品的最大出口國,其乳制品行業可能會受到特別大的影響。愛爾蘭的行業組織也表示,如果歐盟挑起的貿易爭端摧毀了該國與中國的乳制品貿易,他們將要求歐盟賠償農民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歐盟在釋放對華電動汽車加稅風聲后,中國方面對歐盟打響的第一槍反制措施,而是第四槍。7月下旬,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布對歐盟不銹鋼鋼坯、不銹鋼熱軋板/卷展開反傾銷期終復審調查。同樣在7月,中國商務部還發布了對歐盟豬肉反傾銷案的抽查方案,其中丹麥、西班牙和荷蘭的三家公司入選了抽樣調查名單。同一天,商務部還召開了歐盟相關白蘭地反傾銷案的聽證會。
在愛爾蘭作為對華乳制品出口大國威脅要對歐盟索賠的背景下,歐盟卻要求中國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雙邊爭端,這顯然表明他們清楚中國在反制措施上的精準打擊,自己難以逃脫。然而,歐盟并未反思自己的行為,反而對中國按照法律法規展開的調查表示懷疑。目前的問題已經足夠讓歐盟頭疼了。合作共贏才是大勢所趨,為何一定要選擇對立呢?希望歐盟能早日認清這一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