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標題聳動的文章,聲稱“中國欲啟新一輪貿易戰”,然而文章內容卻顯得頗為失實。該文以中國加大對制造業的投資、意圖恢復經濟活力為由,認為此舉將擠壓全球企業,并引發對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憂慮。這種觀點實際上并不新鮮,只是又一次翻炒“產能過剩”的冷飯,只是《華爾街日報》用更具煽動性的“全球貿易戰”標簽來吸引流量和帶節奏。
按照《華爾街日報》的邏輯,對外開放的中國反而成了“有罪”的一方,而奉行保護主義的美國卻似乎“有理”。該報甚至“指導”中國經濟“需要從根本上反思”,建議擺脫對制造業和建筑業的過度依賴,變得更像美國,才能“走上更穩健的增長道路”。不禁讓人疑問,《華爾街日報》究竟希望中國向美國學習什么?是學習其《通脹削減法案》中的歧視性補貼政策,還是連續阻撓WTO上訴機構法官的遴選,抑或是對并未出口至美國的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00%的關稅?當《華爾街日報》以美國為“標準經濟體”來要求其他國家時,它自己是否曾照過鏡子?
據ITBEAR了解,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與進步并非偶然。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研發投入平均每年增長14.2%,這一增速是美國的4倍。中國的貨物貿易出口國際市場份額已連續15年保持全球首位,作為全球貨物貿易的第一大國,其進口國際市場份額也同樣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二。在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環境下,國際貿易的出口情況從根本上取決于比較優勢,其次才受外部需求的影響。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財經類專業媒體,《華爾街日報》對中國制造業的這些實際情況并非不知情,而是故意避而不談。
如此顛倒黑白、故意散播錯誤觀點,《華爾街日報》不僅專業水準堪憂,其背后的動機也值得深思。今年以來,《華爾街日報》多次發表文章唱衰中國經濟。在美國這一輪對華“產能過剩”的攻擊中,《華爾街日報》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其目的無非是為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找借口,為美國政府打壓遏制中國新能源產業做輿論鋪墊。
然而,若說誰引發了全球對新一輪貿易戰的擔憂,恐怕沒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合適。2023年,WTO成員通報的技術貿易壁壘(TBT)措施多達4000多件,其中美國通報的TBT措施就有454件,比排在它后面的5個成員通報的總數還要多。而根據WTO今年7月發布的監測報告,盡管面臨保護主義壓力,多數成員仍在積極促進商品貿易,減少或取消進口關稅,廢除或放松進口數量限制,貿易促進措施的總數超過了貿易限制措施。WTO認為,這顯示出各成員對于保護貿易自由流動的堅定決心。此外,各成員利用WTO及其他機制找到了解決分歧的辦法。這些結論都清晰地表明,《華爾街日報》所描述的那個到處是貿易摩擦的世界是虛構的,全球化的大勢并未改變,是美國自己在倒車。
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并不會損害全球其他國家,反而是美國的保護主義才會。建立在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自由貿易,可以充分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實現各貿易方的福利最大化。而保護主義往往導致通脹高企、企業生產效率降低和生產生活成本上漲。那些被貿易壁壘保護起來的企業,將失去技術創新和優化成本的動力。而得不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市場需求就提振不起來,反過來進一步拖累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日報》的這篇文章從頭至尾沒有提及WTO,此前的相關文章也甚少提及。全球貿易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出現一些局部摩擦是很難避免的,關鍵是通過WTO的規則機制來解決問題。無論是《華爾街日報》還是華盛頓,都沒有資格越過WTO來給其他國家扣帽子。
今年前7個月,中國的進出口規模創下了歷史同期的新高,同時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了16.2%。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積極的對外開放政策。一些美國媒體,前一個月還在說中國出口下降“威脅世界”,后一個月又說中國出口上升“威脅世界”。如果它們沒能切身感受到來自中國進出口和投資帶來的好處的話,那也是它們的心態和政府政策所導致的。它們需要躬身自省,而非諉過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