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5日消息,近日,寶馬再次成為市場焦點,因其降價策略引發廣泛關注。此次降價不僅涉及燃油車型,純電車型的優惠幅度更是引人注目,如i3車型價格下探至19萬,而i7車型的最高降價更是達到了50萬。此舉被業內解讀為寶馬為配合10月新款車型上市而進行的“清庫存”行動。
然而,從寶馬近期的銷售數據來看,其市場表現似乎并不樂觀。盡管寶馬在全球市場仍占據重要地位,但在中國這一關鍵市場,其銷量卻出現了下滑。據ITBEAR了解,2024年上半年,寶馬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了4.3%,這一數字無疑給寶馬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對于銷量下滑的原因,寶馬集團方面表示,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憑借成本較低的電動汽車正在贏得市場份額,這使得包括寶馬在內的歐洲汽車制造商不得不采取降價策略以應對競爭。然而,這種價格戰對于經銷商而言卻是一場災難。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日發布報告稱,汽車經銷商正面臨新車銷售大面積虧損的困境,普遍存在現金流赤字經營和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劇的情況。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經銷商進銷倒掛數據最高已達-22.8%,新車市場的整體折扣率為17.4%。這意味著經銷商在銷售新車時不得不承受巨大的虧損壓力。
在此背景下,汽車行業也在積極尋求變革與突破。一方面,外資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表現出濃厚興趣,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就計劃與廣汽集團深化合作,涉足中國電動汽車金融租賃市場。另一方面,國內車企也在加速出海步伐,通過海外建廠、品牌收購等方式拓展國際市場。
總體來看,當前汽車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價格戰雖然短期內能夠刺激銷售,但長期來看并非可持續之策。對于車企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品牌競爭力、提升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探索新的銷售模式與渠道,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
#寶馬降價# #汽車經銷商困境# #汽車行業變革# #外資涉足中國電動汽車市場# #國內車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