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3日消息,近期,美國前總統、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再次表明了他對關稅政策的青睞,將其視為外交談判的重要工具,盡管這一做法廣受外界批評。特朗普聲稱,如果他再次當選,將更加依賴關稅政策,并計劃推動“特朗普互惠貿易法”,即任何國家對美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美國也將對等加征,以此實現“以眼還眼”的貿易策略。
在演講中,特朗普承諾要讓“美國再次負擔得起”,并誓言將帶來經濟繁榮。他特別指出,將對長期占美國便宜的國家加征10%至20%的關稅,以此保護國內產業并懲罰其他國家。這一言論進一步升級了他之前提出的對進口商品加征10%全面關稅的承諾。
據ITBEAR了解,特朗普還構想,如果實施關稅政策,美國的貿易逆差將“實質性為零”。他認為,通過將制造據點轉移到美國國內,美國企業和工人能夠生產更便宜、質量更好的產品。然而,美國行動論壇的代表道格·霍爾茨-伊金對特朗普政策的不規則性提出了質疑,擔心各州之間關稅征收率的不一致將引發混亂。
回顧2018-2019年的中美貿易摩擦,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平均關稅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市場對特朗普若勝選并對中國加征60%關稅的擔憂日益加劇?;谀P挽o態測算,不考慮中國應對措施和企業繞道出口等因素,加征60%關稅可能導致我國對美出口下降16%,整體出口下降2.3%。這預示著,在美國可能進一步加征關稅的潛在風險下,今年年內可能出現“出口預支”現象,支撐出口表現,但明年需警惕美國進一步提高關稅的風險。
與此同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在競選集會上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提議,稱之為“特朗普稅”,將加重美國人生活負擔并“摧毀美國人”。哈里斯公布了一系列經濟計劃,并與特朗普的經濟計劃進行了對比。媒體評價認為,哈里斯的經濟計劃大體上與拜登政府一致,但更強調降低生活成本。然而,經濟學家指出,哈里斯和特朗普的某些計劃可能會產生相反效果,增加而非降低物價成本。
針對特朗普提議對中國商品加征60%關稅的言論,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實際上是對美國普通消費者征稅。他還談到,許多世界領導人擔心特朗普當選后將奉行孤立主義政策,并減少對烏克蘭和菲律賓等國的支持。而哈里斯則將繼續拜登政府的對華“強硬”策略。駱家輝敦促更多美國人和國會議員訪華,以增進對中國的了解。
《紐約時報》對二十多家美國制造商、零售商和船運代理商進行了采訪,發現許多受訪者因未來關稅的不確定性而暫緩投資和擴張。他們擔心,如果特朗普贏得大選,將進一步引發貿易混亂。即使哈里斯獲勝,他們也預計美國對華的貿易敵對行動將繼續,導致美國企業所用零部件成本增加。特朗普在2018年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廣泛征收關稅,而拜登政府延續了這一政策,并增加了新類別的中國商品關稅。盡管這些關稅旨在推動美國制造業就業崗位的回歸,但通常只是導致生產轉移到了其他低工資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