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3日消息,迪拜商業論壇近日首次踏足中國,選擇北京作為其國際系列論壇的首站,彰顯了中國市場對該論壇的重要戰略意義。21日,論壇主辦方、迪拜商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盧塔在北京表示:“中國一直是迪拜重要的市場,這也是我們選擇北京作為迪拜商業論壇國際行首站的原因。”
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匯處的迪拜,不僅是眾多中國企業及其產品進入中東地區和國際市場的重要門戶,也被視為中國與中東國家經貿交往日益緊密的縮影。隨著投資熱潮的興起,相關人士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也提醒,需要關注紅海危機及大國博弈等多重挑戰。
據ITBEAR了解,迪拜商會的數據顯示,中國長期是迪拜最大的貿易伙伴。2023年,中國與迪拜之間的非石油貿易額高達678億美元,與2013年相比增長了83.8%。過去十年間,兩國之間的非石油雙邊貿易額累計達到約4900億美元。
盧塔強調:“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工商業和先進技術方面,中國與迪拜之間的經濟關系也在不斷加強。”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已有超過5400家中國公司注冊成為迪拜商會的活躍會員,其中大部分來自貿易、房地產、商業咨詢以及倉儲和運輸業。
盧塔進一步指出,近期,數字經濟、人工智能(AI)、綠色科技等新興行業的企業正在進入迪拜,特別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于2023年在迪拜舉辦后。他提到,中國在技術創新領域的成就舉世聞名,許多迪拜科技公司的總部都設在中國。
阿聯酋正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將數字經濟對國家GDP的貢獻從2022年的9.7%翻一番,提高到19.4%。盧塔認為,選擇中國并與當地的科技公司保持密切聯系,不僅將幫助阿聯酋和迪拜實現這一目標,也可以為中國科技公司提供一個展示技術與創新的平臺。
根據“迪拜外國直接投資監測”發布的數據,2015年至2023年間,中國在迪拜的投資總額約為54億美元。迪拜經濟發展局首席執行官哈迪·巴德里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對迪拜的旅游業、不動產和金融業表示出興趣,一些高凈值投資者正在迪拜設立家族辦公室。
盧塔認為,迪拜想要吸引更多中國企業,最大的潛力將來自科技初創公司和獨角獸。他表示:“我們在中國看到了大量獨角獸企業,它們此前總傾向于從中國向西方國家擴張,但我們相信迪拜能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機會和人才,并進入非洲這樣具備成長性的市場,幫助中國企業實現多元化。”
2023年1月,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公布了《迪拜經濟議程》(D33),旨在未來十年內實現迪拜經濟翻番。該計劃在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愿景也與中國企業的優勢相契合。
盧塔表示,中國和迪拜在發展AI和數字解決方案領導力上有著共同的宏偉愿景。中國強大的研發實力與迪拜在落地和開發高性能AI解決方案上的發展重心相得益彰。迪拜政府近期推出了迪拜人工智能藍圖計劃,旨在利用科技潛力改善生活質量。
此外,新能源領域也成為中國企業與迪拜合作的高頻詞。雖然阿聯酋是海灣國家中的重要產油國,但作為七個酋長國之一的迪拜石油儲量占比并不高,也較早開始布局經濟結構和能源轉型。盧塔介紹稱,迪拜致力于減少碳足跡、提高能源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其中一大關鍵項目是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太陽能園區(MBR)。
對于行業而言,大規模的光伏項目建設幾乎無法離開中國。統計數字顯示,全球光伏產業近九成產能在中國。不僅MBR應用了來自中國企業的光伏組件,迪拜乃至整個阿聯酋的若干光伏項目都有中企參與。
21日,盧塔還宣布,迪拜上個月為食品、水果和蔬菜貿易開發了一個新的物流樞紐,該項目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同類設施,為中國企業和投資者在這一重要行業創造了大有可為的機遇。
盡管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持續增長,但挑戰也依然存在。一名不愿具名的迪拜商界人士表示,他最大的擔憂依然來自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例如阻礙全球航運貿易的紅海危機以及愈演愈烈的大國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