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5日消息,十堰經開區,這座因車而建、因車而興的城市區域,經過33年的蓬勃發展,如今已成為全國少有的“商乘并舉、油電并重”的整車生產基地。這里不僅聚集了1200多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還具備了年產50萬輛整車的能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更是其中一大亮點。
十堰經開區如何圍繞汽車這一主導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據ITBEAR了解,該區依托其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主動聚焦聚力新型工業化,致力于構建四大產業集群。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龔百林在湖北日報5G演播室分享時表示,十堰經開區通過引入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引導傳統燃油車企向氫能、純電轉型,同時推動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向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轉型,形成了適應市場需求、供應配套穩定的產業發展格局。
走進十堰經開區,可以看到這里的生產線繁忙有序。賽力斯(湖北)汽車制造基地,這座投資40億元建設的汽車工廠,不僅能實現生產線上各類車型、各種顏色的瞬時切換,還能同時生產油車、電車,以及微型商用車和乘用車。這種多樣化的生產能力,使得十堰經開區在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中脫穎而出。
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是十堰經開區新能源汽車出口的代表。2023年,該公司出口新能源乘用車5.4萬輛,成為湖北第一的新能源汽車出口企業。新研發的BBG24純電動乘用車實現量產,并使用了由遠景動力十堰基地生產的動力電池,這不僅降低了采購成本,還縮短了物流周期,有力保障了供應鏈安全。
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十堰經開區還注重優化供應鏈。通過搭建、優化汽車產業供應鏈,該區推動了降本、增效、提質。2023年4月,十堰市參與組建長江汽車產業供應鏈有限公司,為區域汽車產業提供原材料集采、整車進出口等服務,進一步提升了產業競爭力。
十堰經開區的發展不僅體現在整車和零部件的生產上,還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2023年初,該區引入東風悅享科技有限公司與東風特汽合作,研發制造無人駕駛公交車,并在多個城市投入運營。憑借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試水”,十堰成為全國首批20個城市(聯合體)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之一。
經過多年的發展,十堰經開區已培育出眾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這些企業在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十堰經開區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關鍵詞:#十堰經開區#、#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產業供應鏈#、#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