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2日消息,近期,我國網絡零售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不僅促進了消費的穩定增長,還推動了產業數字化的轉型升級,并在國際合作上實現了互利共贏的局面。這一系列的積極變化,得益于平臺企業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的不斷創新。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1至7月,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了8.38萬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7.01萬億元,同比增長8.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了25.6%。數字消費、服務消費以及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推動,為網絡消費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微單相機、智能家居系統和手機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22.5%、20.9%和15.5%。重點平臺的網絡服務消費增長了20.2%,其中在線旅游和在線餐飲的增長尤為顯著,分別達到了51.1%和20.8%。7月份,主要電商平臺在電視、洗衣機、冰箱等以舊換新方面的銷售額也實現了大幅增長,分別增長了92.9%、82.8%和65.9%。
在技術和模式創新方面,中國平臺企業的表現尤為突出。據ITBEAR了解,中國的云轉播技術首次成為奧運會的主要轉播方式,為奧運會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視頻平臺也創新性地推出了“體育+電商”的商業模式,將賽事轉播、品牌合作和商品銷售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此外,主要電商平臺還在加快推出人工智能運營工具,以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各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在農業領域,電子商務促進了產銷對接的數字化,通過“數商興農”項目,深入中西部地區如湖北、湖南、寧夏等地,選優品、育精品,推動了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的增長。1至7月,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長了20.1%。在工業領域,電子商務促進了工業企業采購的數字化,重點產業電商平臺的交易額增長了4.8%。在生活服務業領域,主要平臺的家政、洗衣、理發等服務的銷售額也實現了顯著增長,分別增長了46.4%、45%和43.6%。
在國際合作方面,“絲路電商”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上海作為“絲路電商”合作的先行區,在“共塑規則、共享市場、共建能力”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目前,已有26個“絲路電商”伙伴國在國家館展銷了超過1.5萬余種商品。同時,中國企業的電子提單解決方案也首次獲得了國際航運企業的采用。生鮮電商平臺還在越南、泰國等伙伴國建立了蔬果直采基地,為當地農產品輸華提供了新的渠道。1至7月,中國電商平臺銷售的泰國榴蓮和越南腰果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48.6%和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