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1日消息,鄭州市傾力打造的城市品牌——“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其中“天地之中”不僅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也指向實實在在的歷史建筑群。近日,“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踏上旅程的最終一站,探訪了位于登封市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本報記者隨行參與了此次探訪。
坐落于嵩山主體太室山和少室山區域,覆蓋約40平方公里的范圍,“天地之中”理念為核心的文化遺產群落蔚為壯觀。這里匯聚了周公測景臺和登封觀星臺、嵩岳寺塔、太室闕和中岳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含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處共計11項杰出的歷史建筑。此外,該區域還包含了367座古建筑、651品碑碣石刻、871株古樹名木以及壁畫、匾額等眾多附屬文物,共同構成了這一龐大而豐富的文化遺產。
據ITBEAR了解,2010年8月1日,“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審議通過,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標志著中國第39處世界文化遺產的誕生,同時也是河南省繼龍門石窟、安陽殷墟之后的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殊榮不僅體現了中國先民獨特的宇宙觀和審美觀在國際上獲得認可,也彰顯了“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作為東方古代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輝煌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古代建筑的非凡魅力和中華悠久歷史的燦爛光輝。
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多個朝代,“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如同一部直觀展現中國中原地區2000年歷史的建筑史詩。嵩山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申報世界遺產文本起草人之一呂宏軍指出,“天地之中”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深層次地,它反映了華夏民族的宇宙觀、哲學觀和文化觀。正是在這種觀念的深刻影響下,“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得以形成,并從禮制、宗教、科技、教育等多個文化層面生動詮釋了“天地之中”的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