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1日消息,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期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副局長肖遠企介紹了我國銀行業與保險業的發展狀況及監管成效。據其表述,截至7月末,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1.61%,相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0.08個百分點,顯示出資產質量持續改善的趨勢。同時,上半年銀行成功處置了1.4萬億元的不良資產,表明不良資產處置力度顯著增強。
肖遠企強調,我國已構建起一個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其中銀行業資產規模穩居全球首位,保險業市場規模則位列世界第二。今年以來,金融監管總局致力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金融機構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與發展觀,專注核心業務,強化內部管理,推動行業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型。
據ITBEAR了解,銀行業與保險業的資產規模均保持了平穩增長。7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到423.8萬億元,同比增長7%;保險業總資產則為33.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7.7%。在資產質量方面,不僅不良貸款率穩中有降,而且貸款撥備覆蓋率高達216.7%,意味著貸款損失準備是不良貸款的兩倍多,進一步增強了抵御風險的能力。
流動性方面,銀行業表現穩健,主要流動性指標均滿足監管要求,顯示出穩中向好、風險可控的整體態勢。同時,銀行與保險機構的主要經營指標和監管指標均處于健康合理的區間內。
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特別是在支持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方面,金融供給更加精準高效。7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51萬億元,較年初增加了13.5萬億元;銀行保險機構債券投資余額和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也分別實現了4.9萬億元和7.4%的增長。
資金結構方面,金融機構加大了對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領域的支持力度,制造業貸款和高技術產業貸款均實現了同比增長。同時,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金融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7.1%。此外,養老產業和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也分別實現了16.1%和12.4%的增長。
在應對暴雨洪澇等災害方面,保險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前7個月賠款和給付支出達到1.39萬億元,同比增長30.2%,為災后生產生活的迅速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持。7月末,通過債券和股票等方式,保險行業還為各類融資提供了28.5萬億元的支持。